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1-92-final2(圖)
1-92-final2(圖)
No:1-92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貝多芬 Beethoven
  • 語言:繁體中文版、簡體中文版
  • DVD片數:2
  • 狀態:現貨
線上試看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350

Disc 1  1:28’27”

第一樂章  有活力的快板  Allegro con brio

 

Disc 2  1:10’37”

第二樂章  緩板  Adagio

第三樂章  迴旋曲.很快的  Rondo. Molto allegro

樂曲介紹

1792年,廿二歲的貝多芬懷抱著躊躇滿志前往維也納尋求發展。在那個時代,鋼琴協奏曲蔚為風行,是作曲家展現實力的利器,因此許多作曲家積極投入寫作自己的鋼琴協奏曲,莫札特如此,貝多芬也不例外。年輕的貝多芬,就以他早期的兩首鋼琴協奏曲,在維也納打開知名度。雖然以出版時間而言,同在1801年出版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排在《第一號》之後,但從寫作的先後順序來看,《第二號》創作年代比《第一號》來得早,可能是貝多芬赴維也納之前的波昂時期就已經完成。《第二號》在1795年三月舉行首演,由貝多芬親自擔任獨奏。其後,貝多芬對《第二號》屢次修改,使得這首原本應該是他初試啼聲的「第一首」鋼琴協奏曲,真正的出版時間反倒成為《第二號》。

從完成到出版之間,《第二號》幾經修改才定稿,與其說是因為作曲家對於自己的作品不太有信心的緣故,不如說是反映了貝多芬對自身創作技巧的要求完美,加上他以自己去跟前輩莫札特典範不遠的鋼琴協奏曲相互比較之下,導致《第二號》在所難免地有著格外拉長的創作過程。

與《第一號》相比,《第二號》顯得比較稚嫩保守,無論規模或管弦樂編制方面,也比前者來得小。它的管弦樂團當中,不僅未用到定音鼓,也未用到豎笛,因此,整體感覺起來較為柔和典雅,「顯示出一種較為親暱的、室內樂的特質」註1。如同貝多芬的其他早期作品一樣,《第二號》裡亦可見到他從海頓、莫札特身上所學到的音樂語法。例如第三樂章,遊戲式的輕快明朗,和兩位前輩的迴旋曲樂章的表現亦如出一轍;除此之外,在第一樂章tutti呈示部第一主題群裡帶有同音反復的發展性的句子,令人聯想起莫札特的第41號交響曲《朱彼得》(’Jupiter’, 1788)第一樂章也是類似的開頭;其次,solo呈示部由弦樂群帶著湧現而出的第二主題群前半,它的假終止和陰性終止,也像莫札特式的柔和細膩的語言。《第二號》的「形式輪廓、獨奏者與樂團之間的平衡、還有鋼琴語法的基本風格方面,跟隨著莫札特所立下的典型。它甚至和莫札特的最後一首鋼琴協奏曲K 595有著相同的調性和配器(無豎笛、小號或定音鼓)」註2。據此,可以說,貝多芬在鋼琴協奏曲類型的寫作上,特別受到莫札特的啟發。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裡,一般而言,固然多有前輩的影響在其中,不過,也可見到貝多芬獨特的發展音樂的技巧──動機發展、同音反覆以及切分音的運用,藉此營造出競爭性的、對比性的和激烈的作風,譬如第一樂章發展部,以這些技巧帶動音樂產生力量,使其富於交響性格從而醞釀出緊張的氣氛。最具有貝多芬個人特色的當屬第二樂章,他在這裡所展現的,迥異於海頓或莫札特慢板的甜美、細膩,而是他的慢板樂章裡一向帶有的莊重、嚴肅、遙遠、崇高、接近於天堂的境界,這已是兩位前輩望塵莫及之處。

貝多芬的這部早期作品仍是相當古典式的,不只在結構方面,像是第一樂章採取兩個呈示部,另外,其開頭句子所隱含的對稱關係:呼-應、重(力度f)-輕(力度p)、跳躍(staccato)-圓滑奏(legato)、號角音型(fanfare)-抒情旋律──凡此造成的對比,還有句子的演繹(核心句子的呈現、模進到發展),都是很古典式的寫法。第二樂章巨大的音符卻搭配簡單的節奏,十足表現出「高貴的質樸,寧靜的巨大」的古典精神。第三樂章依照慣例由solo領唱、tutti和唱,帶出如跳躍一般的迴旋曲主題;中間的C段,則不可免俗地安排了一段在古典時期協奏曲裡很時興的匈牙利風格的音樂(貝多芬在其後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三樂章中間段落也做同樣的設計)。

在遵循古典時期協奏曲架構的保守作風當中,《第二號》裡仍可見到貝多芬式的音樂風格已儼然成形,預料之外的創意,往往給人一種驚奇的感受。譬如,意外的轉至遠系調(第一樂章solo呈示部第二主題群中間突然轉到降D大調、再現部第二主題群的同一處則轉到降G大調);使用突強(sf)來強調切分音(第三樂章的主題)、或漸強後的突然弱下來(第一樂章呈示部接發展部處、尾聲)。再者,於第二樂章裝飾奏處,讓tutti闖入與solo做數次的交替,營造出一種異於一般只有solo單獨表現的裝飾奏、而像是類似於「音樂話劇」(Melodrama)風格,形成十分獨特的樣貌,這樣的安排,預示了日後《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慢板樂章所鋪陳的類似戲劇的場景。第三樂章尾聲,迴旋曲主題出乎意料落在G大調上,並且轉為弱起拍的節奏,使得向來表現很果決的主題變成帶有一絲猶豫感,之後,屢屢來到終止式刻意讓人誤以為音樂將要結束,在幾次期待落空之後,最後才由tutti突然以力度ff出現,俐落結束整首曲子,作曲家在這個輕快的樂章展現了他特有的幽默感。從早期尚稱中規中矩的《第二號》來看,儘管貝多芬的創作手法受到海頓和莫札特這兩位前輩的影響,但他已走在屬於他自己的道路上。「這首作品或許是貝多芬的協奏曲裡份量最小的一部,但已可見到,在未來十年叱吒樂壇的風雲人物,即將到來。」註3 (文/殷于涵)

 

註1. M. Solomon, Beethoven (NY: Schirmer Books, 1979), 103.

註2. M. T. Roeder, A History of the Concerto (OR: Amadeus Press, 1994), 180.

註3. L. Plantinga, Beethoven’s Concertos: History, Style, Performance (NY: W. W. Norton, 1999), 89.

線上試看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