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2-8(圖)
2-8(圖)
No:2-08

樂海珠璣(一)急管繁弦落彩筆

管弦小品
  • 語言:繁體中文版、簡體中文版
  • DVD片數:2
  • 狀態:現貨
線上試看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350

Disc 1  1:06’37”

孟德爾頌:《芬加爾巖洞》序曲

F.Mendelssohn:《Fingal’s Cave》Overture

 

鮑羅定:在中亞細亞草原上

A.Borodin: In the Steppes of Central Asia

 

 

 

Disc 2   1:32’08”

 

穆索斯基:荒山之夜

M.Mussorgsky: Night on Bald Mountain

 

雷斯畢基:古墓旁的松樹(選自”羅馬之松”No.2)

O.Respighi:Pines Near a Catacomb (from”Pines of Rome”No.2)

 

小約翰˙史特勞斯:《蝙蝠》序曲

J.Strauss:《Die Fledermaus》Overture

樂曲介紹

管弦樂vs.交響樂

管弦樂,是透過由管樂器和弦樂器組織而成的管弦樂團所演奏出來的音樂。管弦樂也可說是交響樂,所有運用到管、弦來演奏的作品,皆可通稱為管弦樂或交響樂,這兩者事實上意義是相通的,只不過,管弦樂著重的是樂器的管弦編制,交響樂既稱是「交響」,則隱含著強調管弦樂器「同時演奏、一起發聲」的音響效果。

管弦樂的種類

管弦樂的產生可推溯至巴洛克時期,發展到今天,所謂「管弦樂」這個大的概念底下所涵蓋的音樂類型已是非常多樣,舉凡交響曲、協奏曲、交響詩、序曲、管弦組曲、舞曲等等,都屬於管弦樂的範疇,其中最重要且數量最多的應算是交響曲以及協奏曲。簡單來說,在現代意義上,交響曲特指用管弦樂演奏以奏鳴曲形式寫成的三到四樂章的大型作品,協奏曲則指由一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團兩者或競爭或合作藉以造成對比之美的樂曲。在大型管弦樂當中,若排除交響曲、協奏曲這兩類,比例占最大的就屬交響詩了。

何謂「交響詩」

交響詩是指由管弦樂演奏、單樂章、有標題的音樂。儘管某些交響曲也有標題,然而交響詩卻必定有個標題。標題是交響詩的要件之一,且光從名稱來看,「交響『詩』」就已明確指出涉及某種特定內容,這特定內容可以是文學性的、敘事性的或者描繪性的,總之就是來自於音樂以外的事物,換言之,交響詩的音樂,一定在表現著與其標題相關的內涵,所以具有表達或描繪特定內容的任務。

交響詩的發展

交響詩的前身可溯及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1808)。到了白遼士(H. Berlioz, 1803-69)的《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 1830)進一步加以發揚光大,他為這首交響曲附上一段文字說明,敘述標題的故事緣起,並且具體指出是用一個動機(稱為「固定樂想」〔idée fixe〕)象徵主角愛戀的對象,這個動機貫穿在全曲的五個樂章裡;每個樂章不但各有標題,其中還有詳細的文字描述。白遼士拓展出的這條脈絡,變成了後來的交響詩。第一位重要的交響詩作曲家是李斯特(F. Liszt, 1811-86),「交響詩」(symphonic poem)一詞是在1854年由他發明的,他的交響詩大都是受到文學(《哈姆雷特》〔Hamlet, 1858〕)或繪畫作品(《匈奴之戰》〔Hunnenschlacht, 1857〕)的啟發而構思的,不過,他寫作交響詩的目的是出於表達對這些非音樂主題的情感,而不是企圖對其中故事去一五一十地詳細描述。

國民樂派作曲家藉由交響詩標榜其存在感

往後的許多作曲家,承繼了「音樂必須結合詩的內容據以表達外在的意義」這樣的標題音樂的思想,特別是十九世紀後半葉的國民樂派,受到民族主義思潮的影響,刻意反中西歐古典音樂傳統,他們不大寫屬於中西歐音樂主流的交響曲,而是嘗試創作帶有更強的描述性甚至寫實性的交響詩,例如,一向表達民族性格不遺餘力的俄羅斯五人組作曲家,像是穆索斯基(M. Mussorgsky, 1839-81)寫《荒山之夜》(Night on the Bald Mountain, 1867)、鮑羅定(A. Borodin, 1833-87)寫《在中亞細亞草原上》(In the Steppes of Central Asia, 1880),從作品本身所揭示的標題即可看出,這是不屬於中西歐古典樂派傳統的音樂,標題的內容或描寫異國風土(這裡所指的「異國」是從中西歐的角度觀之)或依附於民族古老傳說,皆帶有很強烈的民族意識在內。國民樂派的作曲家們不向外求,而是回過頭去從他們自己豐富的文化遺產當中找尋交響詩的題材,表達對於民族的滿腔熱愛。

連篇交響詩

有時,作曲家會將幾首交響詩串連起來,形成一組彼此之間具有關聯的交響詩,稱為連篇交響詩。像是二十世紀的義大利作曲家雷斯畢基(O. Respighi, 1879-1936)所寫的《羅馬之松》(Pini di Roma, 1924),其中總共有四首樂曲,它們各有標題,都提到了松樹的存在。這四首曲子都是不間斷地接連著演奏(attacca),也因此從第一首描述松樹下遊戲的小孩之最後直接進入到第二首〈古墓旁的松樹〉一開始的時候,由於第一首是描繪活潑的小孩們嬉戲,第二首瞬間來到森然的古墓旁,營造出一種反差極大的對比效果。

交響詩vs.序曲

儘管交響詩的名稱是到李斯特的時候才發明的,然而,早在李斯特之前,其實有許多作曲家所寫的作品已具備交響詩的實質,只不過當時並不是用交響詩的這個名稱,而是用「序曲」來代表這一類型的單樂章、有標題的管弦樂曲。序曲分為兩類:歌劇序曲和音樂會序曲。歌劇序曲是歌劇開演前由管弦樂團演奏的開場音樂,早期的歌劇序曲著重功能性,音樂跟歌劇內容並無關係,在葛路克(C. W. von Gluck, 1714-87)提倡歌劇改革之後,此後十八、十九世紀的歌劇作曲家因循他的做法,將歌劇裡重要片段或主題旋律摘錄出來,引用在序曲裡,這類歌劇序曲可以說就如同一部歌劇的縮影。即使到了十九世紀晚期崛起的輕歌劇(operetta, 多是一些表現愛情或感傷的題材,常帶有詼諧諷刺的意味),序曲方面仍採取相同做法,例如小約翰.史特勞斯(J. Strauss, 1825-99)的《蝙蝠》(Die Fledermaus, 1874),〈序曲〉裡幾乎涵括了其後歌劇當中所有動聽的旋律。另外,大約在十九世紀以後,作曲家傾向以歌劇序曲為範本來寫音樂會序曲。音樂會序曲並不是作為歌劇的開場或引導,它是獨立的樂曲,也可視為小型的交響詩。孟德爾頌(F. Mendelssohn, 1809-47)遠赴蘇格蘭西北部遊歷時,受到當地美麗的海岸風光的啟發而寫下的《「芬加爾巖洞」序曲》(Fingals CaveOverture, 1830),即是音樂會序曲的典型例子。

倘若要將音樂會序曲和交響詩稍做區隔,音樂會序曲通常使用奏鳴曲式寫成,而交響詩可運用的形式則更為多樣,可能是奏鳴曲式、迴旋曲式或變奏曲等,不一而足,這是兩者之間的不同。事實上李斯特是有意識地要用交響詩來代替原來的音樂會序曲,再加上後續國民樂派作曲家的積極投入創作,使得交響詩成為1860年之後最重要的標題音樂形式。

在抽象音樂與具體標題之間取得平衡

音樂會序曲和交響詩,兩者都是與某個主題或標題相關的單樂章管弦作品。標題雖然是作曲家在創作樂曲時發想的根據,但所描繪的特定景象或內容既然已經被音樂化了,因此總還是要遵循音樂創作的種種規則。另外,作曲家在交響詩或序曲裡並非全然寫實地去對景象或內容進行描繪,而只是提供一個大方向的指引,所以即使表達已受限於特定的框框內,音樂本身的獨立性仍需要被關照到。(文/殷德倫)

線上試看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