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1-68C_cover-b-final修改(圖)
1-68C_cover-b-final修改(圖)
No:1-68

豎笛協奏曲

莫札特 Mozart
  • 語言:繁體中文版、簡體中文版、英文版
  • DVD片數:2
  • 狀態:現貨
線上試看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350

Disc 1   72’00”

第一樂章  快板  Allegro

 

 

 

Disc 2   62’56”

第二樂章  柔緩板 Adagio

 

第三樂章  迴旋曲,快板 Rondo. Allegro

樂曲介紹

作曲家在生命倒數時刻所寫下的作品,往往受到人們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待。特別是像莫札特這樣早逝的天才,一直到過世前仍持續進行著作曲活動,人們讚嘆他源源不絕的多產,卻也感慨其生命未免太過短暫,自然而然期待著在他最後的一些作品中,能否尋找到隱含著類似告別聲明的痕跡。

莫札特在1791年11月15日完成的《A大調豎笛協奏曲》(K 622)就是這樣一首引人聯想的作品。它是莫札特於過世前二十天所完成,是他為豎笛創作的唯一一首協奏曲,也是他生平最後一首協奏曲。姑且不論作曲家是否自知來日無多,因而懷抱著為曾經涉獵的音樂類型逐一畫下完美句點的深謀遠慮,他在生命最後的最後所寫就的這首豎笛協奏曲,無論從結構、主題設計、solo-tutti關係,乃至於獨奏樂器性能、管弦樂配器,幾乎全方位展示了莫札特在協奏曲類型上寫作技術的純熟境界;難能可貴的是,在極盡醇美之際,更蘊含著深刻的內在情感。這些不平凡的特質,讓這首被認為是豎笛協奏曲最高傑作的作品著實當之無愧。

豎笛寬廣的表現力,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其低、中、高音域各有著不同音色的差異:低音域圓潤渾厚,中音域略微暗淡,中高音域則是溫暖、透明,適合表現如歌、甜美的樂念。為了在這首協奏曲裡賦與獨奏豎笛得以適才適性一展長才的機會,莫札特由內到外做出別具匠心的鋪陳:其一,坐落於A大調上,承襲著與其他相同調性的作品(如《鋼琴協奏曲》〔K 488, 1786〕、《小提琴奏鳴曲》〔K 526, 1787〕與《豎笛五重奏》〔K 581, 1789〕)同樣抒情、平穩、流暢的情調;其二,為了維持整部作品一貫的溫暖性格,配器方面,並未使用銅管、打擊樂器,也將木管樂器裡音色較尖銳而可能稍顯突兀的雙簧管排除;其三,solo需從頭到尾參與,亦即,不僅擔綱獨奏,也要加入tutti主要段落一齊演奏(此時豎笛吹奏與第一小提琴聲部重疊的旋律);其四,無裝飾奏,「開發了豎笛全部的音域,卻不致過分要求炫技展現,也沒有讓solo即興演出裝飾奏的餘裕」註1,只在第二樂章B段接回A段前延長記號處以及第三樂章B段中間和D段,安排了器樂風格的、類似裝飾奏的句子或段落。

倘若依照莫札特的原始設計,豎笛在各樂章所有tutti段落須全程參與,如此一來,一方面符合了「tutti一詞最初的字源,指稱在一個樂章裡由全體演奏的部分」註2,另一方面,儘管沒有真正的裝飾奏,但光是篇幅出奇長大的開宗明義第一樂章,幾乎超過莫札特大半的交響曲開頭樂章的長度,對於獨奏者而言,不啻形成另一種高難度的挑戰。當音樂來到solo呈示部,豎笛角色的吃重當下立見真章,此時,第一主題群由豎笛用華麗的音型裝飾著,第二主題群則讓豎笛以高低音域的區別進行自問自答。然而,作為這樣長篇的第一樂章tutti呈示部的第一主題群,非但不是英雄式張揚堂皇的現身,卻是溫和友善地從遠方輕輕浮現(力度為p),這是莫札特依照豎笛本身音色及樂器性能,將奏鳴曲式第一樂章原本的嚴肅性格稍行調整之下的結果,保留了莊重,又增加了優雅的特質。藉由這首《豎笛協奏曲》的三樂章內涵上的區別,為豎笛構築起可親暱、可抒情、可輕快的不同面向的表現幅度。

《A大調豎笛協奏曲》無疑地帶有莫札特最晚年(雖說是「晚年」但也不過卅五歲而已)創作中那種平靜澄澈的升華意境。它親暱柔和的整體形象,實則其來有自。整體而言,管弦樂方面,採用近乎室內樂團編制;在大處著眼的同時,加上小處著手的細膩:第一樂章,源於呈示部第一主題群的、帶有「撫慰」表情的特殊音型(前述兩首同屬A大調的第23號《鋼琴協奏曲》及《豎笛五重奏》開頭也有同樣的音型);句子和句子之間的銜接(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群的前句接後句時的低音弦樂、第二樂章A段的弦樂);弧線形的旋律造型(第一樂章solo呈示部的第一主題群接第二主題群時的豎笛獨奏、第二樂章A段的a);以及在固定的句型框架之內,乍聽之下難以察覺的細部變化(第二樂章A段的b,每句最後的兩小節,每次出現都不太一樣)。此時已然病重的莫札特,在這麼一首龐大的樂曲裡,依舊是面面俱到。

當然,莫札特在這唯一一首豎笛協奏曲裡所展現的暮年純熟,不只在於對箇中音樂鉅細靡遺的關照,更在於一種古典精神─「高貴的質樸」的闡釋。在抒情的第二樂章這裡,作曲家暫時離開外放的、帶著炫技成分的兩個外樂章,回歸到內在,以不假任何雕飾、化約到極限之單純旋律,傳遞出無限的情感(每一句都是呈拋物線形、一句比一句的音程跨出更多)。這樣的音樂是向上仰望的,或者是目光朝向遠方的,當它再度回到A段時,竟已是多帶著道別的口吻。這個中間樂章表現出澄澈無波,讓人不禁在驀然回首第一、三樂章時,才發覺,原來他把本應屬於人世的悲愴(第一樂章發展部前半轉到小調且帶切分節奏處)、嘆息(第一樂章發展部後半轉到小調處的大提琴音型)、哭泣(第一樂章再現部第二主題群添加的問-答式的新旋律)、陰影(第三樂章B段中間兩次轉到小調處),暗地裡埋在看似一片和煦美好的光景之中。這讓人想起在此之前的一封寫給妻子的家書裡,莫札特一反往常的嬉笑,透露出如此不尋常的心境:「我無法向妳解釋我的感受,那是一種實在的空虛-令我痛徹心扉的空虛-以及一種渴望,一種從未獲得滿足的渴望,不曾停歇,一直持續著-不但沒有停止的跡象,應該說,反而與日俱增。」(1791. 7. 7.)在即將告別人世前所寫下的這首協奏曲,與其說,是專為豎笛演奏家好友史塔德勒(A. Stadler, 1753-1812)量身打造的作品,毋寧說,是卅五歲的莫札特回顧一生,自我反思之下的最後表述。(文/殷于涵)

 

註1. K. M. Stolba,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usic (IA: Wm. C. Brown Communications, Inc., 1994), 414-5.

註2. M. T. Roeder, A History of the Concerto (OR: Amadeus Press, 1994), 167.

線上試看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