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1-61E_cover(圖)
1-61E_cover(圖)
No:1-61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蕭邦Chopin
  • 語言:繁體中文版、簡體中文版、英文版
  • DVD片數:2
  • 狀態:現貨
線上試看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350

Disc 1   57’26”

第一樂章   莊嚴的(慢於行板)Maestoso

 

Disc 2   01’07’52”

第二樂章   甚緩板 Larghetto

第三樂章   活潑的快板 Allegro vivace

樂曲介紹

在十九世紀歐洲音樂生活的繁榮盛況當中,職業演奏家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一方面是最直接的受惠者,另一方面亦是功不可沒的造就者。他們幾乎都擁有因應巡迴各大城市頻繁演出、同時顧及聽眾接受程度的作曲能力。對於這些以演奏為職業的「作曲家」而言,協奏曲,理所當然是炫示技巧的終極挑戰,能夠自行創作並於音樂會上演奏自己的協奏曲,更是邁向成為全方位職業演奏家的充分必要條件。

蕭邦的鋼琴協奏曲即是在年少時期一度以音樂會演奏家為職志之下的產物。1829年,十九歲的蕭邦應邀赴維也納舉辦公開的演奏會,獲得極大的成功。返回華沙後,冀望加速通往職業演奏生涯的腳步,深知欲成為一流演奏家必須有協奏曲相輔相成的時勢,於是積極投入,接連創作了兩首鋼琴協奏曲─《f小調第二號》(Op. 21, 1829-30)及《e小調第一號》(Op. 11, 1830),隨後在1830年三月於華沙的國立劇院舉行了《f小調第二號》首演,由蕭邦本人擔綱獨奏。

與同一世代的孟德爾頌、舒曼(R. Schumann, 1810-56)或李斯特等其他作曲家相比,蕭邦未及弱冠之齡即有第一首協奏曲問世,算是相當早。他在同一年完成的這兩首協奏曲,皆採用當時協奏曲所時興的小調調性寫成,整體而言,無論形式、風格、管弦樂編制或音樂材料上兩者都很相近。由於創作與出版時間順序相反,1833年出版的《e小調》雖編號為「第一號」,但完成時間其實在後,1836年所出版的《f小調》實際上才是蕭邦的第一首協奏曲作品。

協奏曲形式在浪漫時期作曲家手中正進行著各方面的變革,包括連章處理(attacca)、取消複呈示部或裝飾奏,韋伯(K. M. v. Weber, 1786-1826)《音樂會曲》(Konzertstück, op. 79, 1821)與孟德爾頌《g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Op. 25, no. 1, 1832)都是站在創新的前浪之上。創作年代介於上述兩首鋼琴協奏曲之間的《f小調》,在結構方面則顯得相當「守舊」:它保留了傳統涇渭分明的快─慢─快三樂章、第一樂章如實遵守複呈示部的規矩,還有tutti/ritornello-solo交替的遺風。「蕭邦將他創新的本能依附於傳統樣式上,…對大型曲式在後古典時期產生的句法結構問題,他的理解有限,所以求穩為上策。在其協奏曲裡能溯及到的曾發揮影響者-胡麥爾、…卡克布蘭納…-都是形式方面的保守派。」註1然而《f小調》在保持著傳統曲式約束之餘,第一樂章卻有不同於一般協奏曲的做法:其一,呈示部的第一、二主題群彼此對比不明顯,音樂的對比反而來自於過渡和結束句快速流動的細碎音型,與帶著詩意和歌唱性的主題群之間的相映成趣,使呈示部的音樂進行呈現靜-動-靜-動的狀態;其二,再現部裡大幅縮減第一主題群到只剩下四小節前句,由solo在主調上獨奏,隨即轉調進入大調的第二主題。此外,它並無裝飾奏─展現蕭邦向來「對藝術的分寸感和結構的平衡意識,…讓他沒有在協奏曲第一樂章中畫蛇添足加上多餘的炫技『補充』」註2。

至於《f小調》裡鋼琴和管弦樂團的關係,與其說是彼此競爭或者平等的伙伴關係,不如說tutti始終扮演著伴奏或間奏的角色─它畢竟是蕭邦依照那些他所崇仰的鋼琴演奏大師們的協奏曲式樣而寫的作品,更明確地說,它完完全全是一首「炫技」傾向(相對於「交響」傾向)的協奏曲。儘管在鋼琴獨奏縟麗華美且恰如其分的旋律烘托之下的管弦樂,顯得平淡缺乏立體感,不過,從正面角度觀之,管弦樂團退縮至室內樂規模的聲響委身為背景,或許更能讓聆聽者專注於獨奏聲部自始至終絕無冷場的絢爛表現上。

持平而論,在全曲當中仍存在著管弦樂的精彩運用,適時發揮畫龍點睛的效果,如:弦樂-第一樂章solo呈示部、再現部及尾聲,只用低調至接近靜態的弦樂群作為伴奏聲部;第二樂章B段,在弦樂群震音伴隨低音提琴撥奏襯托下,鋼琴獨奏以宣敘調口吻「一人分飾兩角」,營造一幅宛如歌劇中兩人對話的場景;第三樂章呈示部,馬厝卡舞曲般的第二主題,由於小提琴與中提琴在固定音高上使用弓桿敲奏產生特殊聲響來模仿拍手或敲鼓聲,深化其民間舞曲性格。管樂-第一樂章發展部,鋼琴分別和木管群內的不同成員進行平和對話,在對話過程中,從平和狀態漸漸轉變成戲劇性衝突;第三樂章呈示部作為銜接第一、二主題群的過渡,在鋼琴上上下下飛馳的經過句中間,交織著由單一或不同組合的木管樂器吹奏的補充句。至於木管個別角色特別吃重之處則有:第二樂章A’段,低音管的暗淡音色,讓在此表情壓抑沉思的鋼琴獨奏更顯崇高;第三樂章發展部最末,藉由豎笛組(以它令人產生田園聯想的音質)和鋼琴的平和對話,短暫營造八小節的沉澱;第三樂章再現部,將第二主題的舞蹈節奏,化約成四小節法國號所吹奏的信號,置於第二主題鋼琴獨奏前,喚起聽眾注意的功用極佳。

雖說《f小調》是作曲家年少時在大型曲式方面初試啼聲之作而難免青澀,不過其中展現的優雅、清澄、多愁善感、細膩的音色層次與藻飾華麗的鋼琴語法,證明了蕭邦的音樂風格其實早已大致定型。三個樂章彷彿將日後蕭邦的練習曲、夜曲及馬厝卡舞曲等鋼琴小品的諸多樣貌,做一次預先的綜合展示,在賦與炫技性協奏曲以深度之餘,也使得它在鋼琴協奏曲的經典曲目裡得以占據著一席之地。

 

註1. 詳見A. Veinus, The Concerto (NY: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64), 221.

註2. 參見Smendzianka, R. Jak grać Chopina – próba odpowiedzi [How to Play Chopin - an Attempt to Provide an Answer]. Warsaw: Frederic Chopin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2000

線上試看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