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1-46cover(圖)
1-46cover(圖)
No:1-46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布拉姆斯 Brahms
  • 語言:繁體中文版、簡體中文版、英文版
  • DVD片數:2
  • 狀態:絕版
線上試看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350

Disc 1   1: 13’20”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

Ⅰ. Allegro non troppo

 

 

Disc 2   1: 02’52”

第二樂章:慢板

Ⅱ. Adagio

 

第三樂章:戲謔的快板,但不過份輕快

Ⅲ. Allegro giocoso, ma non troppo vivace

樂曲介紹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 77, 1878)是布拉姆斯在協奏曲類型的第二首作品。雖然距離先前的《d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op. 15, 1858)兩者之間相隔達二十年之久,但是從他創作這首協奏曲的前後幾年所陸續完成幾部大型作品來看,此際業已邁入中年的作曲家,在各類管弦樂體裁方面,展現出旺盛的創作力與十足的把握。以其協奏曲為例,《d小調第一號》當年所招致的「太過交響化」的評價(在當時算是偏負面的),於小提琴協奏曲這裡已不復見;交響曲思維仍在,只不過,由此所導致前者的明顯斧鑿痕跡,在後者這裡已消弭無形,反而讓後者具有交響曲的嚴謹與宏大規模,在講求空泛炫技的、「過度帕格尼尼化」的時興潮流之下,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儘管如此,《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卻未曾忽略對獨奏者必要的技術要求,獨奏聲部反而由於tutti聲部的交響性(第一樂章tutti呈示部即可見一斑)與樂曲結構的巨大而更顯厚重、困難,對獨奏者而言相當吃力不討好。例如,小提琴經常以和弦式的風格來表現(solo呈示部第二主題群、結束句),還有雙弦(第一樂章尾聲)和往往在音域上冷不防的大跳(第一樂章發展部、第三樂章B段),以及整體上對各樂章不同表達的要求(第一、二、三樂章分別要切換極富表現力→抒情→遊戲般的情緒),無論外在內在皆考驗著獨奏者的基本技巧和音樂性。可以說,《D大調》超越了直截了當的狹隘炫技,讓小提琴協奏曲達到了史無前例的交響風格。

 

就像一般的協奏曲一樣,這首曲子由快-慢-快三個樂章組成。不過,它的第一樂章異常龐大,甚至其後兩個樂章加起來都沒有它的長度。相較於當時大多數協奏曲省略tutti呈示部的設計,在這麼長大的一個樂章裡,卻是和作曲家早年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同樣地遵循古典時期的傳統,採取莫札特結合了Ritornello形式和奏鳴曲式的做法,在那個時代裡算是獨樹一幟。形式,對於浪漫時期主流美學觀點而言,是亟欲破除的桎梏,然而在布拉姆斯這裡,回歸傳統的Ritornello形式,將小提琴難度升高的同時卻不貶抑樂團地位的前提下,使得兩股不對等的力量之間獲得良好平衡。

 

從管弦樂法的角度觀之,《D大調》為布拉姆斯的管弦樂作品裡最醇厚者,特別是管樂群的表現,例如第二樂章裡,不僅完全只使用木管群加上弦樂群,並且讓雙簧管獨奏擔任開啟整個樂章的要角。節奏方面,除了捬拾即是作曲家典型的的附點節奏與切分音使用之外,第一樂章tutti呈示部第一主題群後半的大跳,藉由重音移位營造出逐漸緊湊的感覺;第三樂章尾聲,則是交替著六八拍和二四拍的進行曲風格。卡農(canon)的應用,出現在:第一樂章呈示部(及再現部同一處),當獨奏者忙於拉奏炫技式的第二主題群時,樂團的低音弦樂與第一、二小提琴之間;作為裝飾奏前導的第一主題群前句,則是將樂團分為高、低音兩群做著卡農。各樂章結尾的處理,亦各具特色:第一樂章,以巨大對稱句開始,獨奏小提琴激昂的高音域雙弦結束;第二樂章,即使中間段落歷經大範圍的轉調與對比,但開啟並結束整個樂章的同樣都是低音管及法國號,始終如一;第三樂章,以遊戲似的小提琴領唱開始,屬於再平常不過的橋段,然而最特別的是終止式裡,猶如用盡最後力氣拖行著僅剩的幾步,然而正是這疲倦不堪的表情,讓最後三個全體奏強力和弦的燦爛結束增添不凡,亦是演奏者詮釋功力高下立判的關鍵所在。

 

指揮家畢羅(Hans von Bülow, 1830-94)曾說,布魯赫「為」小提琴寫協奏曲,而布拉姆斯則寫了一首跟小提琴「作對」的協奏曲。他的洞察,為這部作品在音樂史上做了最適切的定位。

 

註:是在歌劇詠歎調發展出的傳統,一方面可以突顯獨唱者,一方面又藉著樂隊主題每次再現,給與整曲的統一,是很好的辦法。這樣的形式被拿來用於獨奏協奏曲(solo concerto),通常是在第一樂章,tutti每次再現一樣的主題,和solo(每次出現不一樣的旋律)交替,意即,solo和tutti各有各的主題,只是tutti的每次相同,solo的每次不同。(文/殷于涵)

 

線上試看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