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2-6(圖)
2-6(圖)
No:2-06

古典音樂中的國歌

西方作曲家
  • 語言:繁體中文版、簡體中文版
  • DVD片數:2
  • 狀態:現貨
線上試看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350

Disc 1 1:18'29''

德國國歌

奧地利國歌

英國國歌

以色列國歌

 

Disc 2  54'48''

法國國歌 

美國國歌

日本國歌

保加利亞國歌

5.波蘭國歌

6.中華民國國歌

7.巴西國歌

8.義大利國歌

9.摩納哥國歌

 

樂曲介紹

國歌

在古典音樂的世界裡,「國歌」自成一格,是相當特殊的一個類別。《牛津音樂指南》(The Oxford Companion to Music)為國歌下了簡單的定義:「(國歌可以是)讚美歌(hymn)、進行曲、頌歌(anthem)或號曲(fanfare,按:由號角或銅管樂器吹奏的樂曲),它如同國旗一般,用來作為愛國的象徵」。註1

國歌的用途與使用的場合

國歌本身屬於一種儀式專用的歌曲,是帶有很強的功能性的音樂。意即,國歌是僅限於某些特殊條件或某種特定時空下,才會去演奏或演唱的歌曲,平時並不太會被當作純粹的藝術音樂來欣賞。國歌既是一個國家的精神象徵,除了用在官方慶典儀式(例如國慶日、元旦升旗典禮)、正式外交場合之外,現代一般人接觸到國歌的時機,大概就屬國際大型運動賽事之際,例如世界盃足球賽、奧林匹克運動會等。尤其奧運,是最典型的用上國歌的場合,也是少數有機會可以見到世界各國國旗飄揚、聽到世界各國國歌齊聚一堂的時機。在頒獎典禮時,當獲得金牌的選手,站在頒獎臺上,注視著自己國家的國旗隨著悠揚的國歌樂聲冉冉上升,這樣全球矚目扣人心弦的場面裡,國旗和國歌所代表的象徵意義更是格外地被極大化了。

國歌的結構

為了讓舉國上下男女老少皆能齊聲高唱,幾乎所有的國歌都保有一個共同點:簡單、短小,平均長度大約在一分鐘以內,只有少數幾個國家例如南非或孟加拉,國歌「長達」兩三分鐘,是極少數的特例。以調性來看,大調的國歌比例上占多數,僅有少數的國歌例如以色列國歌、保加利亞國歌,是以小調寫成,更少數的像是日本國歌,則是以他們傳統的調式寫成。大調的國歌顯得莊嚴大氣,小調的國歌相對而言比較哀傷沉重。大部分的國歌都有歌詞,只有少數國家尤其中東地區波斯灣沿岸的幾個產油國,他們的國歌屬於燦爛輝煌的號曲風格,所以沒有歌詞。

國歌的音樂

關於國歌的音樂取材,「……大部分的國家都能找到一段在高貴莊嚴或者激勵人心之間掌握得恰到好處的曲調。……廣義而言,國歌可依據其音樂性格大致分成五類:(a)讚美歌,如英國的《天佑吾王/女王》(God Save the King/Queen);(b)進行曲,如法國的《馬賽曲》(La Marseillaise);(c)歌劇風格,如義大利或中南美洲國家像是巴西、阿根廷的國歌;(d)民謠,多屬於東方國家像是日本的國歌;(e)號曲,多半為阿拉伯國家的國歌。」註2大部分國歌的作曲者並不是那麼為世人所熟知,甚至於作曲者不詳的情況也不算少見,大概只有極少數國家的國歌「正好」是出自著名作曲家的手筆。在古典音樂裡,這樣的例子,第一個會讓人聯想到的就是德國國歌,使用的是海頓的弦樂四重奏《皇帝》(String Quartet “Emperor”, Op. 76 No. 3, 1797)第二樂章變奏曲的主題;另一首則是奧地利的國歌,在二次大戰後,奧地利於1947年選了莫札特去世前為共濟會所寫《同盟之歌》當中的《讓我們用緊握的手》(Bundeslied, “Lasst uns mit geschlungnen Händen,” K 623a, 1791),將其中的音樂拿來作為他們國歌的旋律。和世界上其他大多數國歌作曲者名不見經傳的情形對照之下,德奧兩國的國歌可謂得天獨厚,因為有來自這兩位德奧古典樂派代表作曲家的光環而格外受到注目。

國歌的旋律在藝術音樂當中的應用

倘若國旗是在視覺上作為某個國家獨一無二的識別標幟,那麼國歌的作用則等同於國旗一樣,提供了聽覺上的觸發,引人聯想起是代表某個特定國家。因此,當屬性嚴肅的國歌被應用或引用到一部作品裡的時候,往往具有強烈而明確的指涉性。

在所有的國歌當中,被引用次數最多的應該算是英國國歌《天佑吾王/女王》的旋律了。根據統計,歷來曾引用《天佑吾王/女王》在作品當中的作曲家,高達近一百四十位,包括像是J.C.巴赫(1735-82)在1763年所寫的大鍵琴協奏曲(clavier Concerto, Op. 1, no. 6);貝多芬甚至還兩度引用,一次是寫《英國國歌七段變奏曲》(WoO 78, 1803)、一次則用在別稱「戰爭交響曲」的《威靈頓的勝利或維多利亞之戰》(Wellingtons Sieg oder die Schlact bei Vittoria, Op. 91, 1813)裡;韋伯(C. M. von Weber, 1786-1826)也在他的《節慶序曲》(Jubel-Ouvertüre, 1818)最後高潮讓英國國歌堂皇出場。

國歌被引用到作品當中的情況,也出現在法國國歌《馬賽曲》。例如舒曼以海涅(H. Heine, 1797-1856)的敘事詩譜成的藝術歌曲《兩個手榴彈兵》(Die beiden Grenadiere, Op. 49, 1840)和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1812 Overture, Op. 49, 1881),兩首作品所描述的內容,同樣都是以法國軍隊遠征俄羅斯的敗戰為背景,順理成章引用了法國國歌在他們的創作裡頭。

另外,在同一部作品裡,有可能因為提及的對象不只一個國家,因而用上不只一首國歌的曲調。例如威爾第的《萬民頌歌》(Inno delle nazioni, 1862),原意本是為了1862年倫敦舉辦的萬國博覽會開幕典禮的演出所寫的配樂,威爾第因應籌備委員會的構想,在樂曲後半分別帶進了英國、法國和義大利的國歌旋律,藉以營造最後獨唱與合唱交織應和的高潮。另一部較廣為人知、引用國歌旋律的作品就屬普契尼的《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 1900-03)。在這齣以一位來到日本的美國海軍軍官和一名藝伎兩人之間所發生的愛情故事為題材的歌劇裡,作曲家巧妙置入美國國歌和日本國歌的旋律,暗示了這是一段異國之戀。

國歌的特性即在於它的篇幅簡短卻凝鍊有力。於是當它的音樂被拿來應用到藝術音樂當中的時候,如果適得其所,不僅可以喚起一股熟悉感,也可達到畫龍點睛的指示(意即,明示的暗示)作用,格外能夠發揮它不言而喻的標記效果。

ø關於國歌的趣味小知識:

.音樂史上一般認為最早的一首國歌是英國國歌《天佑吾王/女王》。1745年九月廿一日,英格蘭軍隊在蘇格蘭高地的普雷斯頓潘斯戰役中,被蘇格蘭軍隊擊敗,消息傳回倫敦,舉國上下為之震驚。在一片愛國熱忱瀰漫的氣氛當中,當時的皇家劇院管弦樂團指揮兼作曲家阿恩(T. Arne, 1710-78),為了表明向英王喬治二世宣誓效忠,火速將這首歌的曲調(在當時已流傳甚廣,然而其詞曲創作者在當時即已不可考)改編成獨唱加上合唱的編制,九月廿八日隨即在德拉里巷的皇家劇院舉行首演;首演之後,獲得熱烈迴響,於是一連好幾個晚上持續在皇家劇院和柯芬園一帶的劇院進行演出。後來,每當國王或女王蒞臨公共娛樂場合時,樂隊便會演奏這首《天佑吾王/女王》,逐漸成為一種慣例。到了1825年,英國始將《天佑吾王/女王》正式訂為國歌。

.1745年,當阿恩在英國的皇家劇院一連幾晚舉行《天佑吾王/女王》演出之後,無心插柳的情況下,帶動劇院在開演前要先演唱/演奏國歌的風氣之先;自此以後,引起仿效,開啟了歐洲各地的劇院在正式開演前會先行演奏國歌的這項傳統。

.《天佑吾王/女王》拜其音樂本身結構良好、主題莊嚴、起承轉合鋪陳得宜所賜,到了十九世紀的時候,曾被丹麥、瑞典、瑞士、俄羅斯、美國、德意志邦聯的幾個獨立的成員國、以及大英國協的大部分成員國和英國屬地等多達二十多個國家作為國歌,甚至列支敦斯登至今為止仍然用它當作他們國歌的曲調,形成與英國國歌兩者「歌詞不同,音樂相同」的有趣現象。《天佑吾王/女王》歷來屢屢成為許多國家拿來當作國歌旋律的熱門首選,堪稱史上被借用最多的國歌旋律。儘管有如此的超高人氣,但它的詞曲創作者究竟為何許人也?考據至今卻始終還是個謎。(文/殷于涵)

 

註1. A. Latham. “National anthems,” in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Music, Oxford Music Online.

註2. 摘譯自M. Boyd. “National anthems,” in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線上試看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