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1-39cover(圖)
1-39cover(圖)
No:1-39

小提琴協奏曲

孟德爾頌 Mendelssohn
  • 語言:繁體中文版、簡體中文版、英文版
  • DVD片數:2
  • 狀態:現貨
線上試看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350

 

Disc 1   1:07’13”

 

  1. 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 /熱情的甚快板

 

Disc 2   1:09’51”

  1. Andante /行板
  2. Allegretto non troppo-Allegro molto vivace /有節制的稍快板-甚活潑的快板

樂曲介紹

在小提琴協奏曲豐富的曲目寶庫當中,如果說貝多芬和布拉姆斯的作品表現著宏偉的氣勢,那麼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呈現出的則是這件樂器細緻唯美的另一面。孟德爾頌於1844年完成這部作品,但事實上他早在1838年就已著手進行創作。他將此曲題獻給萊比錫音樂院的教授大衛(F. David, 1810-73),以感謝他在創作過程中於小提琴演奏技巧和風格上提供多方建議。《E小調》在1845年的首演,即由大衛(也是當時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小提琴首席)擔綱主奏,並由孟德爾頌的好友加德(N. Gade, 1817-90, 丹麥音樂家)代替當時健康狀況不佳而停留在法蘭克福的作曲家出任指揮。

 

孟德爾頌於去世前三年所完成的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可說是他在管弦樂曲方面的最後傑作。即使自落筆至完成之間相隔六年,然而整部作品的音樂在藝術表達理念上如此一氣呵成,以致於自首演以來,它始終被視為成功融合了古典以降的協奏曲傳統與浪漫樂派炫技表現的完美作品。

 

在可感受到的優美旋律、輕巧節奏、華麗技巧、勻稱句型及細膩管弦樂法之外,蘊藏了作曲家希冀在協奏曲此一類型有所突破的企圖心與實驗,藉由改變傳統的協奏曲形式慣例,以因應這部作品特有的抒情性格。在這方面的創新,孟德爾頌比貝多芬的《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Emperor”, 1809)向前更進一步,例如:其一,第一樂章一開始在僅只一個半小節之後,就讓獨奏樂器帶出只演奏一次的、豐富的呈示部,然而很巧妙的是,全曲氣氛、調性、節拍結構在這短短一個半小節即已建立起來,扣人心弦的第一主題旋律,剎那間就讓人信服孟德爾頌採取省略樂隊呈示部的做法是明智的選擇;其二,改變裝飾奏(Cadenza)的功能與意義,將原先作為第一樂章尾聲(coda)之前高潮的裝飾奏(此時樂隊會停下來讓獨奏樂器自己發揮),放置於發展部和再現部之間,讓它從發展部發展出來、不知不覺繼續帶入再現部,維持音樂中思想與感覺的連貫性;其三,全曲的三個樂章採連章處理(attacca),讓整體的浪漫氛圍和流動感不致於被切斷(十九世紀的聽眾,習慣在協奏曲演出時每個樂章結束就鼓掌一次)。

 

然而,對於傳統形式慣例進行改變的同時,孟德爾頌仍舊維護著古典樂派那種講求音樂的有機發展的理念,將其內化,成為他音樂之美的來源之一,他在三個樂章皆體現了這樣的理念,例如第一樂章裡,經過發展部、裝飾奏之後來到再現部的第一主題,不再是像在呈示部那樣由獨奏小提琴帶出,而是由樂隊演奏、獨奏小提琴裝飾它並加上了從裝飾奏銜接而來、仍持續著的、纏繞的音型;第二樂章當中,第二次A段的a主題,歷經B段之後,原本由一個個弧線所構成的旋律中間,B段的「窸窣」聲(德文的”rauschen”)暗暗擾動著;而第三樂章的第一主題在再現部展現的成熟之美,更是經過三個階段的有機發展:第一次由獨奏小提琴發揮,第二次由樂隊帶出來、小提琴裝飾它,第三次則由獨奏小提琴演奏它、樂隊演奏著來自發展部的新主題,兩者之間作著對位。

 

《E小調》的表象美的背後,有許多細膩的手法與豐富的內涵:第一樂章從第一主題群即將接到第二主題群處,獨奏小提琴從銳利剛毅、慢慢和緩到逐漸抒情起來,這之間性格的轉變,令人感動。第二樂章A段至B段音樂由大調轉至小調的由明轉暗過程、B段由小提琴及中提琴誇張的顫音裝飾所造成帶有「窸窣」聲的主題、第三樂章導奏接呈示部時由小調至大調的調性及表情的改變、第一主題群當中樂隊與獨奏之間如遊戲般逗趣的互動讓人聯想起《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 s Dream, 1826)的精靈世界…等,音樂的進行自始至終一貫到底不間斷卻能緊扣人心,直到最後加速、直接衝向終點。儘管三個樂章各表現著浪漫的不同面貌,然而隱含在自然流暢的醇美旋律底下,仍顧及了整體結構以及獨奏聲部與管弦樂團間的平衡,這些都是使得這部作品能兼具華麗效果與實質內容的緣由。(文/殷于涵)

線上試看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