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1-36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圖)
1-36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圖)
No:1-36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 Pyotr Tchaikovsky
  • 語言:繁體中文版、簡體中文版
  • DVD片數:2
  • 狀態:現貨
線上試看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350

Disc 1   1:17’29”

第一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且非常莊嚴-有精神的快板 (Allegro non troppo e molto maestoso-Allegro con spirito)

 

Disc 2    52’ 24”

第二樂章  簡單的行板-非常快的快板-回到原速  (Andante semplice-Prestissimo-Tempo I)

第三樂章  熱情的快板 (Allegro con fuoco)

樂曲介紹

十九世紀的協奏曲,如同其他音樂類型一樣,一方面反映了音樂品味隨著時代變遷而改變,另一方面也因應音樂環境中新的條件加入而有所修正,這些新的條件當中包括:職業演奏家炫示技巧的需要、樂團編制的擴大以及重視「表達」的時代精神…等。因襲自古典時期傳統的形式與表現手法,已難以承載浪漫時期作曲家所要表達的豐富內容,這使得音樂的內、外在結構勢必受到調整來獲得更大的表達空間。

 

以樂章內部結構而言,甚至連最嚴謹的奏鳴曲式,作曲家在處理上都採取更自由的態度,完成於十九世紀後期的這首《降b小調鋼琴協奏曲》尤其如此。它大致遵循了古典時期協奏曲快(奏鳴曲式)→慢(三段體)→快(迴旋曲式)的三樂章形式,不過柴可夫斯基有遠比前人更自由的做法,例如,樂章比重非常不均,第一樂章的演奏時間遠超過第二、三樂章加起來的總長。另外,第一樂章導奏之長,幾乎占去整個樂章五分之一的篇幅,其中甚至有兩次完備的「主題呈示-動機發展」。可以說,這是個很像呈示部第一主題的導奏,反倒使得真正的第一主題不像它原本應有的強勢面貌。仔細對照時會發現,華麗的開頭曲調,儘管未在導奏結束之後的音樂裡忠實再現,然而其中卻很巧妙地隱藏著第一樂章兩大主題群的重要片斷。

 

結構如此特異、加上幾乎坐落在降D大調(而非主調的降b小調)上,此一導奏曾被認為是這首樂曲的重大「缺陷」,不過既然其真正功能不在於主題的陳述,那麼它以柴可夫斯基典型的澎湃熱烈的齊奏旋律,一波波直接迎面而來,展示了在自此之後的音樂裡,獨奏者與樂團將是對等的競爭關係;鋼琴寬廣的音域、宏亮的音響、豐富的音色,以足可與樂團抗衡的氣勢,在一開始的數十小節裡即表露無遺。

 

對於管弦樂團各樂器群的運用上,柴可夫斯基以聳動抒情的弦樂,搭配鋼琴飽滿嘹亮的和弦齊奏,造就出這首樂曲最引人入勝的導奏,然而其後的音樂裡(特別是第一、二樂章),木管群的角色甚至反而比弦樂群來得重要,例如呈示部第二主題群a段及第二樂章A段的a,幾乎完全只交由木管發揮,這在以弦樂為優勢包含協奏曲在內的管弦樂曲傳統裡是很不尋常的。此外,柴可夫斯基拿手且常用的輕的木管和聲,在第一樂章導奏銜接第一樂章的過渡以及呈示部第二主題群a段皆可聽到。弦樂在這首協奏曲裡經常加上弱音器演奏,有時產生一種特別的聲響效果,例如第一樂章發展部一開始小提琴對來自第二主題群b段的發展旋律以及第二樂章A段a第二次由鋼琴唱出的主題,弦樂奏出如呻吟般的下行音型潛伏其中,是整部作品最令人不解的神祕音響。

 

除了鋼琴精湛的技巧展現、獨奏者與樂團精彩的競爭與對話關係之外,柴可夫斯基融合不同國家、不同民族音樂風格的優秀能力,亦體現在這首協奏曲裡:屬於俄羅斯的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群、第二主題群b段、第二樂章A段的a、b(放置在德奧古典傳統的句型裡)、第三樂章的哈蕯克舞曲;來自德國浪漫樂派的第一樂章第二主題群a段,切分音加上短-短-長的句型,非常接近舒曼的語法;第一樂章再現部後面的裝飾奏,聽得到類似蕭邦和李斯特華彩的沙龍風格的旋律;第二樂章B段的d則引用一段法國歌謠,不過由於加上弱音器的中低音弦樂演奏和鋼琴在高音區花俏地裝飾的緣故而被模糊化了。

 

柴可夫斯基所寫的這部《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在首演方面有著一段曲折的歷程:與作曲家亦師亦友的尼可萊.魯賓斯坦(Nicolai Rubinstein, 1835-1881)認為無法演奏而拒絕作為受題獻者後,柴可夫斯基後來轉而獻給當時在歐洲極知名的指揮家兼鋼琴家畢羅(Hans von Bülow, 1830-1894),由他帶到美國波士頓演出,造成極大轟動,也使得這部作品不像一般作品那樣照慣例通常在本國首演,反而是先在國外大獲成功。「知音在遠方」這樣的結果或許曾令作曲家感到錯愕不解,不過應是聽眾在這麼一首融合各地風格豐富多彩的音樂裡總能得到共鳴的緣故。(文/殷于涵)

線上試看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