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01-26莫札特 唐喬望尼(圖)
01-27cover(圖)
01-26莫札特 唐喬望尼(圖)
01-27cover(圖)
No:1-26、1-27

歌劇《唐.喬望尼》(上)(下)

莫札特 Mozart
  • DVD片數:4
  • 狀態:現貨
線上試看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700

唐喬望尼(上)

 

No.1 Notte e giorno faticar              白天黑夜累得要命

No.3 Ah! chi mi dice mai              啊!誰能告訴我

No.4 Madamina,il catalogo è questo      親愛的夫人呀,這就是名單

 

Disc 2  1:44’31”

No.5 Giovinette che fate all'amore         你們當中想著愛情的姑娘

No.7 Là ci darem la mano               給我你的手

No.8 Ah, fuggi il traditor               唉,躲開這個負心人

No.10 Or sai chi l'onore                現在你知道了,是誰想偷走我的榮譽

No.10a Dalla sua pace                 一切依她

No.11 Fin ch'han dal vino              酒至半酣時

 

唐喬望尼(下)

 

Disc 1  1:34’46”

No.12 Batti, batti,o bel Masetto,        打吧,打吧,親愛的馬塞托

No.13 Finale Ⅰ                        終場 Ⅰ

No.15 Ah!taci, ingiusto core            啊!不安寧的心靜下來

No.16 Deh,vieni alla finestra              哎,到窗前來

 

Disc 2  1:37’21”

No.18 Vedrai,carino                    愛人,你將看到

No.21 Il mio tesoro intanto                我的寶貝

No.23 Non mi dir, bell'idol mio           我最親愛的,別再說

No.24 Finale Ⅱ                        終場  Ⅱ

樂曲介紹

延續著1786年12月《費加洛婚禮》(Le nozze di Figaro)在布拉格的大受歡迎,莫札特接受當地劇院的委託,繼《費加洛婚禮》之後,再度與義大利劇作家達.彭特(Lorenzo da Ponte, 1749-1838)聯手合作,以飛快的速度完成《唐.喬望尼》(Don Giovanni),並於1787年10月前往布拉格,親自指揮該劇首演。

 

《唐.喬望尼》是「唐.璜」(Don Juan)的義大利語,意即「喬望尼先生」,唐.璜這個放蕩者的角色,據說最早是由教會創造出來、用以勸世並宣揚道德的故事人物。自從1630年西班牙僧侶莫利納(Tirso di Molina)取材唐.璜的傳奇故事作為戲劇以來,以唐.喬望尼為核心人物的故事,在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和德國各地,屢屢以不同的表演形式被搬上舞台。

 

莫札特所採用的是達.彭特根據伯塔提(Giovanni Bertati, 1735-1815)的《石頭客》(Convitato di pietra, 1775)改編而來的劇本。其實音樂史上有許多部以唐.喬望尼為主角所寫成的歌劇,然而莫札特的《唐.喬望尼》卻是其中最傑出的一部,劇中角色的個人特質、社會階級乃至於彼此間微妙的關係,在他筆下一一活了起來;逗人發笑的劇情及音樂表達之外,也有讓人正色思考的嚴肅面,正因為它亦莊亦諧、兼有喜劇和悲劇的元素,所以其實它並不屬於純粹的詼諧歌劇(opera buffa),嚴格說來,它是一部「諧謔劇」(dramma giocoso,義大利語,意為「笑鬧劇」,在十八世紀時指帶有悲劇特質的詼諧歌劇)。

 

《唐.喬望尼》的不尋常,不僅在於其劇情和音樂的緊密搭配,也在於它和作曲家人生境遇的巧妙聯結─此時莫札特正處在人生壓抑的時期:對他一生有重大影響的父親辭世、孩子的接連夭折、經濟狀況拮据、個人健康出現問題…這也反映在他的作品裡,如劇情當中石像鬼魂向唐.喬望尼索命的一幕。揭示序曲的導奏,以兩個重和弦造成的驚駭效果,預示著毫無悔意的唐.喬望尼被投入熊熊的地獄之火,終究受到萬劫不復的最後審判。觀察這段時期莫札特的作品,如《鋼琴協奏曲》第20號(K 466, 1785)、第38號交響曲《布拉格》(K 504, 1786)的導奏及《唐.喬望尼》(1787)的序曲,同樣的調性、同樣的音型和類似的索命般的動機,彷彿是莫札特在三部不同的作品裡,透過某種相同的東西,意圖表達著某種特定內容。

 

莫札特的音樂生動刻劃出劇中人物的性格和社會地位,如〈序曲〉進入快板後,唐.喬望尼那一付蠻不在乎的生命態度,活靈活現;萊波雷洛(Leporello)出場時唱著僕人的心聲〈夜晚白天疲累不堪〉及明著是安慰埃爾維拉(Elvira)卻暗著帶有尖酸諷刺的「目錄之歌」〈這位小姐,請看看這個目錄〉;寫給村姑澤莉娜(Zerlina)的詠歎調編制簡單、旋律帶著平實的民謠風格,相較之下,貴族之女安娜(Anna)的詠歎調則顯得高貴、旋律極富藝術性。莫札特亦擅長透過歌曲本身結構上的改變來強化劇情的轉變,唐.喬望尼和澤莉娜最著名的二重唱〈把手給我吧〉,樂曲本身的設計微妙地牽涉到心理層面的因素,在音樂裡暗示了兩人關係的進展。值得注意的是,莫札特在《唐.喬望尼》裡所寫的詠歎調大多採用器樂曲的形式(如二段體),只有極少數是屬於傳統的「返始詠歎調」(da capo aria),這使得其中的旋律更具有發展和變化的可能性。

 

多人重唱(Ensemblesatz)這種由數人各懷不同心情、各說各話卻同時演唱的手法,亦在此得到精彩的發揮:萊波雷洛、唐.喬望尼和騎士長這三人的重唱,在劇情剛開始和最後石像鬼魂索命兩處皆出現,不僅前後呼應,且這三人都屬於男中音,此種同性質的音色混合,細膩的寫法,相當少見。另一特殊的安排可在第一幕的〈終曲〉聽到,是由三個不同節拍系統的舞曲放在一起時所引起的一種錯綜複雜的對位:其一,安娜和奧塔維奧(Ottavio)戴著面具跳著三拍子的小步舞曲;其二,唐.喬望尼帶著澤莉娜跳著二拍子的對舞曲(Kontratanz);其三,萊波雷洛帶著馬塞托(Masetto)跳著三拍子的德國舞曲(Deutsch),舞曲本身也隱含了跳舞的人們不同的社會階級。

 

直到演出前一晚,莫札特才寫完《唐.喬望尼》的最後一個音符,也就是這部歌劇的〈序曲〉,不到一天的時間就上台演出。比莫札特的際遇好過得多的海頓,在1787年推掉了布拉格歌劇院邀請他寫歌劇的委託創作,他說:「看過莫札特的歌劇《唐.喬望尼》之後,我感到無法與他相競。」觀照唐.喬望尼的玩世不恭、毫無悔意、萬劫不復,何嘗不是反映了莫札特反抗體制(和大主教決裂)、一往無前、斷然成為獨立於教會貴族之外的自由作曲家的那股決心及所付出的代價。(文/殷于涵)

線上試看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