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01-24 貝多芬 第四號交響曲(圖)
01-24 貝多芬 第四號交響曲(圖)
No:1-24

第四號交響曲

貝多芬 Beethoven
  • DVD片數:2
  • 狀態:現貨
線上試看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350

Disc 1  1:0'16''

第一樂章 緩板---活潑的快板

Ⅰ Adagio—Allegro vivace

第二樂章 緩板

Ⅱ Adagio

 

Disc 2  51”07”

第三樂章 活潑的快板

Ⅲ Allegro vivace

第四樂章 快板,但不過份

Ⅳ Allegro ma non troppo

樂曲介紹

1806年至1808年這段期間,正值貝多芬一生當中旺盛的創作中期,光是1806年這一年,貝多芬手上同時就有好幾部重要作品正在進行,除了《第四號交響曲》之外,還有《第五號交響曲》〈命運〉(”Fate”, Op. 67)、《小提琴協奏曲》(Op. 61)、《第四號鋼琴協奏曲》(Op. 58)、三首《「拉索莫夫斯基」四重奏》(Razumovsky Quartets, Op. 59)以及鋼琴奏鳴曲〈熱情〉(Appasionata Sonata, Op. 57),幾乎都是大型的器樂作品。單從交響曲這一類來看,包括《第四號》在內,再加上1808年12月同時首演的《第五號》及《第六號》〈田園〉(”Pastoral”, Op. 68),這段期間就有三首交響曲新作問世。

 

《第四號交響曲》於1807年3月在貴族羅伯可維茲(Lobkowitz)宮廷中的一場私人音樂會首演,由貝多芬親自擔任指揮。這首交響曲從動筆到出版,大約是介於1803年至1808年間,而整部作品絕大部分於1806年一口氣完成,以貝多芬創作交響曲的速度而言,算是相當快的。從現存手稿顯示,其實他將原本先寫好前兩個樂章的《第五號》暫且擱下,待《第四號》完成之後,再回頭去寫《第五號》的第三、四樂章,此兩樂章之間的過渡(transition),採取不間斷、接下去演奏(attacca),營造出彷若經過黑暗通道、重見光明的做法,有可能是從《第四號》第一樂章導奏接呈示部的鋪陳方式得到靈感,也因此巧妙地讓兩首樂曲有了「穿越黑暗,迎向光明」的共同意含。

 

或許是《第三號》和《第五號》性格太過鮮明、令人印象太過深刻的緣故,使得處於〈英雄〉和〈命運〉之間的《第四號》,無論在情感或表達上,都和它們形成強烈對比。一般認為,這首交響曲在整個大格局的形式和規模方面是比較傳統的:它的長度相當於海頓和莫札特的交響曲,篇幅適中卻相當緊湊;形式上遵守著十八世紀古典時期標準交響曲的四樂章規格;編制上符合古典晚期樂團標準編制,僅再加一支長笛;音樂情緒上則是較歡樂的。同時著手多部作品的構思是貝多芬向來的創作習慣,也因此在這第一樂章導奏接呈示部的地方,參照《「拉索莫夫斯基」四重奏》第三號的同一處,兩者的處理方式相似,這樣的情形並不讓人意外。

 

在乍看簡單的表面當中,作曲家的創意及大膽嘗試反而不容易被發現。例如節拍的精彩運用,細數之下,其實每個樂章竟都是從弱拍(或長或短)開始;第二樂章「如歌唱般的」旋律主題與進行曲般的節奏結合,形成一種沈穩中帶著不穩定的、奇特的統一性;在第三樂章,打成二拍的樂句卻被硬是放在三拍的小節裡,造成了節拍的浮動。和聲方面,第一樂章和終樂章有許多大膽突兀的轉調手法;另外,第一樂章(導奏接呈示部及發展部)、慢板樂章與終樂章,時而可見音色明暗變換的片段。配器上,貝多芬獨到地讓定音鼓在第一樂章蘊釀回到再現部之前壓低音量達十四個小節,接著做八小節的「漸強」,在當時這是很不尋常的用法;他也在這首交響曲重用木管樂器:如豎笛負責擔綱吹奏第二樂章的第二主題,而開啟第四樂章再現部的低音管亦有頗具喜感的表現。力度方面,貝多芬很喜歡用「漸強」之後的「突弱」,在第二樂章呈示部第一主題群即可感受到這樣的效果。另外,在終樂章的尾聲裡,貝多芬利用主題的增值來「減速」,製造了另一個他也喜歡使用的「衝向終點」。形式方面必須特別提到第三樂章:其一,我們在此見到貝多芬第一次在他的交響曲補寫了第二個「中段」(Trio),使得這個樂章有著雙「中段」;其二,雖然貝多芬在總譜上標示著「小步舞曲」(Menuet),矛盾的是,這個樂章的風格卻是不折不扣的「詼諧曲」(Scherzo),如同他在第一號交響曲所表現的一樣。作曲家如此安排之原因究竟為何,我們無從得知。不過,貝多芬在《第四號交響曲》的這些創意及大膽嘗試,已讓我們部分地預見了他晚期交響曲的可能樣貌。(文/殷于涵)

線上試看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