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01-07舒伯特B小調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圖)
01-07舒伯特B小調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圖)
No:1-07

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

舒伯特 Schubert
有限生命擘畫的無限音樂美—已完成的未完成交響曲
  • DVD片數:2
  • 狀態:現貨
線上試看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350

Disc1  58’53”

І Allegro moderato/ 有節制的快板

 

Disc2   47’42”

ІІ Andante con moto/稍快的行板

樂曲介紹

童年時期學琴,第一次接觸到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的《未完成》交響曲。當時心中不禁納悶:「哪有曲子命名『未完成』!?作曲家未免太不負責任了吧?」童年的疑惑,在多年後研究音樂學中獲得解答。

 

舒伯特是一位才華洋溢卻英年早逝的作曲家。他對貝多芬的崇拜與景仰是眾所皆知的,在貝多芬的喪禮上,沒有人料到在一旁默哀的人群裡,那位眾人引領企踵的接班人竟在其中,他--就是舒伯特。可惜的是,舒伯特卻無緣享受這遲來的功名與掌聲。在他短短的三十一年生命中,許多偉大的作品都來不及在他生前發表。他的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亦是其中之一。「未完成」這個標題,是後人為稱呼方便而冠上的。從古典時期,就奠定了交響曲必有四個樂章的法則,因此舒伯特這部只有兩個樂章的交響曲,自然會被世人懷疑是「尚未完成的」。此曲在他二十五歲時(1822年)完成,爾後又在過世前兩年寫了第九號交響曲《偉大》(1826年),照理來說,舒伯特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未完成》才是,還是在舒伯特的心裡,此曲已完整敘說他所想表達的,根本不需要一絲一毫的添補?

 

後代學者薛林格(Arnold Schering, 1877-1941)的研究,給了我們一個合理又完美的解釋。他發現舒伯特在1822年(即此曲寫作的年份)7月3日的兩篇日記內容,恰與《未完成》交響曲的音樂情感表達不謀而合。這兩篇日記是舒伯特為了紀念1812年過世的母親所寫的,第一樂章低音大提琴的導入句中,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出肅穆與死亡的氛圍,拉長低沈的音符,就像一座冰冷而堅硬的墓碑。隨即而來,由單簧管奏出的第一主題,就像日記中,舒伯特對慈母的想念,悲傷嗚咽地道出他的思親之情。接著的音樂主題帶著我們回溯舒伯特記憶,法國號開朗飽和的音色引導出溫馨的第二主題,在弦樂群各聲部的對話中,交織出一幅天倫同樂的美好畫面。而這樣的幸福並不持久,在嘎然而止的一個休止後,這個突兀的靜默就像日記中所寫的,舒伯特因為做不到父親的要求,而遭受嚴厲的責罵,被逐出家門後,只有抱著一顆渴望家庭關愛的心,到處流浪。「流浪」與「死亡」這兩個主題在舒伯特的音樂中相當重要,在他的連篇歌曲集《冬之旅》、《美麗的磨坊少女》裡,處處可以找到這兩個黑暗又迷人的元素。這個樂章也不例外,結束句鮮明描繪著流浪時的內心世界,失去的遺憾與對親情的憧憬交互地佔據、拉扯著流浪者的心,衝突卻又澎湃的混亂情緒交戰著,就像接踵而來的發展部。第二篇日記描述的則是舒伯特夢中天堂的景象,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與喜樂,在美妙的天籟中,看見了深愛他的父親已原諒了他,在父親溫暖的懷抱中,他淚濕衣襟,也獲得了永恆的幸福。第二樂章表現的就是這種安寧、溫暖的夢中天堂,對母親的思念,與哭泣著在父親懷中得到原諒後,那救贖後的解脫,最後慢慢邁向未知的遠方,在在與日記中的情境相互呼應著。

 

薛林格的研究證明了《未完成》交響曲其實是完整,也是「已完成的」,在白遼士、李斯特等人打破交響曲曲式藩籬之前,舒伯特其實早就標新立異地寫出了兩個樂章的交響曲了。事實上,在舒伯特寫作的那個時代,這種創新與突破連他自己都不習慣,他留下了第三樂章小步舞曲的草稿,但最後卻沒用上,可見在思考再三後,他仍認為這是多餘的,原有的兩個樂章所表現的,就已足夠了。這首交響曲,直到舒伯特死後的三十幾年(1860年),才在世人面前公開演出。其實不只有此曲,舒伯特作品在他生前能演出的機會並不多,他音樂中的美與價值,也是在他辭世多年後才慢慢被挖掘、肯定的。很多人遺憾這掌聲來得太遲,也感嘆作曲家的英年早逝,但在芸芸眾生中,誰能獲得永恆且絲毫沒有遺憾呢?舒伯特的生命雖然短暫而有限,但他遺留給後世的,卻是無限的感動與美麗。也許就是這「有限」與「遺憾」,才能締造創作者的生命之美,而看似「未完成」的,卻能圓滿聽者感官與內心深處的欲求。(文/孫正欣)

線上試看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