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01-02cover(圖)
01-02cover(圖)
No:1-02

第二十三號鋼琴協奏曲

莫札特 Mozart
  • DVD片數:2
  • 狀態:絕版
線上試看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350

Disc 1   1:13’50”

第一樂章:快板 (Allegro)

Disc 2   1:08’00”

 

第二樂章:慢板 (Adagio)

第三樂章:很快的快板 (Allegro assai)

樂曲介紹

不論是聲樂作品或器樂曲,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的作品都有他獨特超群之處,所以要指出莫札特最擅長的作品類型是不可能的。莫札特寫過不少協奏曲,其中以二十七首鋼琴協奏曲的數量最為龐大,因為莫札特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鋼琴家,理所當然會為自己寫一點樂曲,而莫札特本人也親自演奏過全部二十七首鋼琴協奏曲。

  自從一七八一年定居維也納之後,莫札特的知名度穩定上揚。奧皇約瑟夫二世 (Emperor Joseph II )對他充滿興趣,莫札特的音樂也愈來愈受到喜愛,需求量愈來愈大,例如:充滿異國風味的歌劇《後宮誘逃》(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 K. 384, 1782)、受委託創作的多首室內樂作品以及交響曲。同時,莫札特也因為與眾不同的個人風格以及「本市最優秀的鋼琴家」的名聲吸引聽眾,短短的四年裡,他就為自己的音樂會寫了十四首鋼琴協奏曲。

  一七八一年莫札特接受巴伐利亞選帝候 (Elector of Bavaria) 委託創作的歌劇《伊多曼尼奧》(Idomeneo, K. 366) 在慕尼黑大獲成功,他對自己更有信心,認為自己有能力以創作和演出闖出成功的事業。但是這個夢想沒有多久就宣告破滅。莫札特的幸運指數與財務狀況在一七八六年開始雙雙下滑,音樂會聽眾愈來愈少。原來聽眾裡有一大部份只是對莫札特早年的神童事蹟感到好奇,好奇過後,要繼續吸引聽眾的熱情,莫札特只得創作一些迎合當時聽眾流行口味的作品。

  不過,莫札特的天賦畢竟不讓他埋沒在維也納的流俗裡。生活的逆境,一方面也豐富了他的精神面。在創作大量輕鬆的小夜曲、舞曲之外,也推出更多在技巧和內涵深度方面,都突破以往的創作。雖然這些作品在當時並未引起立即的成功,卻在後世得到「巔峰之作」的評價。一七八五年完成,充滿陰鬱沉思氣息的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 (Piano Concerto No. 20 in D minor, K. 466) 是其中之一,而完成於一七八六年,充滿明朗熱情的第二十三號鋼琴協奏曲則是與之相並比的另一首名作。

  莫札特為當年四旬齋期音樂會創作了這部優美、富有深度的A大調鋼琴協奏曲,以及C小調鋼琴協奏曲 (Piano Concerto No. 24 in C minor, K. 491)。前者完成於三月二日,首演日期據信應該是在完成後的幾天,地點在維也納。首演後為了在維也納以外的地點上演,莫札特也曾把樂譜交給多瑙埃森的侯爵。

  A大調很可能是最能表現莫札特溫暖一面的調性,根據後世學者對其手稿的研究,這部作品並不像其他同類作品那樣先打草稿再經後續潤飾而成,而更接近瀟灑的一揮而就。在這部作品中,莫札特似乎回頭試圖追尋早期作品中,簡約而直率的音樂語法,旋律鋪陳大方而爽朗,也安排了大量樸素但抒情的優美旋律。第一樂章是奏鳴曲式,兩個如歌的主題都由小提琴呈示出來,發展部則由弦樂帶出田園風新主題。第二樂章則是以義大利西西里舞曲節奏為基礎構成的三段體曲式。第三樂章是很快的快板,迴旋曲式,規模龐大,每段主題都呈現大幅度的氣氛與情緒變動,但都維持一貫活潑躍動的活力。由於它的溫暖與詩情,A大調鋼琴協奏曲也已成為今日莫札特最常被演奏的作品之一。(文/陳效真)

線上試看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