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1-159(圖)
1-160(圖)
1-159(圖)
1-160(圖)
No:1-159、1-160

郭德堡變奏曲(上)(下)

巴赫Bach
  • 語言:繁體中文版、簡體中文版
  • DVD片數:4
  • 狀態:現貨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700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上)

Disc1   01:17:04

Aria小歌曲

Variation1 第一變奏

Variation2 第二變奏

Variation3  Canon on the unison 第三變奏    同度卡農

Variation4 第四變奏

Variation5 第五變奏

Variation6  Canon on the second 第六變奏    二度卡農

 

 

Disc2   01:01:55

Variation7 第七變奏

Variation8 第八變奏

Variation9  Canon on the third 第九變奏    三度卡農

Variation10  Fughetta 第十變奏    小賦格

Variation11 第十一變奏

Variation12  Canon on the fourth 第十二變奏  四度卡農

Variation13 第十三變奏

Variation14 第十四變奏

Variation15  Canon on the fifth 第十五變奏  五度卡農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下)

Disc1  01:06:18

Variation16  Overture 第十六變奏  序曲

Variation17 第十七變奏

Variation18  Canon on the sixth第十八變奏  六度卡農

Variation19第十九變奏

Variation20第二十變奏

Variation21  Canon on the seventh第二十一變奏 七度卡農

Variation22  Alla breve 第二十二變奏 二二拍子

Variation23 第二十三變奏

Variation24  Canon on the octave 第二十四變奏 八度卡農

 

 

Disc2   53:41

Variation25第二十五變奏

Variation26第二十六變奏

Variation27  Canon on the ninth 第二十七變奏 九度卡農

Variation28 第二十八變奏

Variation29 第二十九變奏

Variation30  Quodlibet 第三十變奏  混成曲

Aria da capo 從頭回到小歌曲

樂曲介紹

 《郭德堡變奏曲》,原名《鍵盤練習曲集:包括為雙層鍵盤大鍵琴的詠唱調與各種變奏曲》(Clavier Übung bestehend in einer ARIA mit verschiedenen Veraenderungen fürs Clavicimbal mit 2 Manualen),手稿已佚失,據現有資料,推斷為一七四一年出版,是巴赫在萊比錫任職以來,繼一七三一年《鍵盤練習I》(BWV 825~830)、一七三五年《鍵盤練習II》(BWV 831 & 971)、一七三九年《鍵盤練習III》(BWV 669~689,又名「德文風琴彌撒」),出版的第四部鍵盤練習曲集。

    所謂練習曲集,只是集結各種鍵盤曲時使用的方便名稱,有別於《創意曲》(BWV 772~801)或標題加上「為使好學的音樂青年從中獲益,特別是供熟悉此類技巧的人消遣」的《平均律鍵盤曲集》(BWV 846~893)等教育性作品,其實並非真正寫給一般學琴者的「練習」曲,而是高難度的藝術精品。這四部曲集的問世,前後總共花費十年以上的光陰,不過奇妙的是,前三部曲集都有系列編號,第一集對應「用一排鍵盤」彈奏,第二集對應以當時盛行的「兩」種樣式(法國風序曲與義大利協奏曲)、「用兩排鍵盤」彈奏,第三集對應「用三排鍵盤」(兩排手鍵盤加一排腳鍵盤)彈奏,第四部的本曲集,卻沒有系列編號「四」,也沒有與之相關的線索,讓後人不禁懷疑:巴赫是否對這部曲集另有打算,並沒有將之看作前三集的延續?加上除了夏康、帕薩卡雅等舞曲,或風琴聖詠,巴赫很少在變奏曲上有所著墨,在在都為此曲蒙上了如面紗般、或大或小的謎團——但其中最大的謎團,可能還屬它為什麼叫「郭德堡」?——這就必須提到佛凱爾(Johann Nikolaus Forkel)一八○二年寫就的第一本巴赫傳記,他在書中記載道:

 

「駐薩克森選帝侯宮廷的前俄羅斯大使凱撒林格伯爵(Hermann Karl von Keyserlingk)促使此曲誕生。伯爵常常旅居萊比錫,帶郭德堡(Johann Gottlieb Goldberg)來接受巴赫的音樂訓練。伯爵體弱多病,有時難以入眠。郭德堡當時住在伯爵家裡,每遇伯爵無法入眠時,必須在伯爵寢室的鄰室過夜,並彈琴讓伯爵安眠。有一次,伯爵要巴赫為郭德堡寫一首穩靜而有點快活的大鍵琴作品。由於變奏曲的基本和聲維持相同,因此巴赫認為譜寫變奏曲是無趣的工作。但是他想,要因應伯爵的希望,寫變奏曲是最適當的音樂。這時候,巴赫的作品都已成為典範的藝術,這首經他創作的變奏曲亦然……此後伯爵稱呼此曲為《我的變奏曲》,而且百聽不厭,以後好幾年間,只要睡不著,就要郭德堡在變奏曲中挑一曲彈奏。伯爵送給作曲家裝有一百枚路易金幣的金杯,巴赫很可能不曾得到過這麼高的稿酬。」

 

    凱撒林格伯爵是巴赫的貴人之一,曾經幫助他在一七三六年取得「波蘭國王兼薩克森選帝侯宮廷樂長」的頭銜,郭德堡則是受到伯爵賞識並培養的一位大鍵琴家。據佛凱爾稱,此事是由巴赫的兩位兒子(C. P. E. Bach與W. F. Bach)所述,這段傳奇故事也成為本曲最為人知的一段軼聞,不但讓它在後人口中從「鍵盤練習曲集」變成了「郭德堡變奏曲」,還被當成一部「催眠曲集」——如果巴赫生在中國,那「夢周公」說不定就要講成「夢巴赫」了。

 

雖然這個故事可能合理解釋了巴赫為什麼寫起變奏曲,曲集又為什麼看不出承繼前三部的意思,但後世學者陸續發現事有蹊蹺:首先是首版的曲譜封面並沒有題獻詞,如果真是受關係良好的伯爵委託所作,巴赫沒有理由不加說明;其次是據目前所知,郭德堡生於一七二七年,此曲出版時他才十四歲,不太可能用大鍵琴演奏這部有相當難度的變奏曲;最後,在巴赫的遺產列表上,也找不到所謂的金杯與金幣。

 

    除了重重未解的疑雲,《郭德堡變奏曲》的音樂聽起來一點都不會讓人想睡,反而比較像是「既然睡不著,就來聽點好玩的」,又讓這段敘述的可信度打了折扣,今日幾乎已被音樂學界當成真實成分難考的美麗傳說。

 

    與之相較,佛凱爾關於此曲的另一段敘述:「這首變奏曲的印刷本有幾個重大的錯誤,作曲者就在他的私藏本上小心更正」倒是真在一九七四年於史特拉斯堡找到了巴赫親自修改的私藏本,不但有用紅色註記的修改,最後的空白頁上還加了十四首卡農(後被編為BWV1087),又為這部出身未明的作品添了一筆神秘色彩,因為「十四」正是BACH四個字母在拉丁字母表中順序的總和(2+1+3+8),也是巴赫音樂中常常出現的「數字密碼」之一。

 

    與巴赫的許多作品一樣,《郭德堡變奏曲》在他去世後,很快就被埋進了歷史的滾滾塵沙之中,即便在孟德爾頌「復興」巴赫之後,仍然乏人問津,此間有相當程度是因為「大鍵琴」與「鋼琴」的根本差別:該曲原為兩排手鍵盤的大鍵琴而作,每段變奏都有指定使用的鍵盤,如果要以現代單排鍵盤的鋼琴演奏,就得考慮換鍵盤的效果;加上初版樂譜上的裝飾音,比一般常見的符號長,巴赫後來雖有修改,但仍未對此留下確切指示,至今意涵不明,造成詮釋方面的困難。直到近代大鍵琴改良者、波蘭知名大鍵琴家蘭道芙絲卡(Wanda Landowska)一九三一年用大鍵琴錄下《郭德堡變奏曲》的第一個版本,人們才藉由她出色的演奏,「重新認識」了這部古老的鍵盤作品;其後又有鋼琴怪傑顧爾德(Glenn Gould)冷門選曲,於一九五五年錄製、發行他生涯中第一版紅遍樂壇的《郭德堡變奏曲》,才讓本曲成為廣告曲般、大家能夠隨口哼出第一段詠嘆調旋律的家喻戶曉之作。

 

    這第一段詠嘆調,有三十二個小節,由這三十二個小節的低音聲部及其和聲進行,組成三十二音、貫串整部曲集的變奏主題——而全曲包含首、尾兩次出現的詠嘆調,與其中的三十段變奏,正好也是三十二曲——該詠嘆調以前後各十六小節的兩段薩拉邦德舞曲組成,這樣的「平均」,也延續到曲集之中:除了大部分變奏同樣都採用「十六小節加十六小節」的架構,且前半部與後半部在譜上都指定要反覆,也就是實際演奏六十四小節,其中第二、四、六、十六、二十五變奏反覆時的內容與原樂段略有差異;而整個曲集也分前後兩半,第一首詠嘆調與前十五首變奏為前半;第十六首承襲第十五首的g小調,再以華麗的法國風格序曲開啟後半,與第十五首的沉重氣氛形成高度反差,長度則拓展到九十六小節;至第三十二首,復歸第一首詠嘆調再現作結。

 

    其中的三十段變奏,大致以三曲為一組,第一曲是自由的變奏,第二曲是以觸技曲為主,第三曲為一度一度上升的卡農——所以第三變奏是同度卡農、第六變奏是二度卡農……第二十七變奏是九度卡農,並以三拍子與偶數拍子交替為之,只有第三十變奏例外,沒有寫成十度卡農,而是混合曲——而所謂「自由」變奏,其實包含二聲部創意曲、小賦格曲、法國風格序曲、三重奏鳴曲以及各式各樣的舞曲,花樣百出,越接近末尾,技巧要求越高,在在展現於迅速進行的華麗橋段、急速交叉雙手的演奏技術、出現在內聲部的顫音等,都非巴赫作品所常見,也顯示其晚年筆法及演奏功力之深厚。

 

 

第一首:詠嘆調(Aria),G大調,3/4拍

薩拉邦德舞曲風格,旋律曾出現在一七二五年《給安娜.瑪格達萊娜.巴赫的大鍵琴曲集》第二集,由巴赫的第二任妻子安娜抄寫下來,但因其低音旋律早在十七世紀初便已出現,讓此曲長期帶有「或非巴赫之作」的疑雲,但近期研究仍較傾向肯定為巴赫原創。

以下的三十段變奏,即以本曲低音聲部的和聲進行為主題。

 

第二首:第一變奏,G大調,3/4拍,單鍵盤演奏

波蘭舞曲風格、二聲部,有雙手交叉演奏的樂段,活潑輕快,一改詠嘆調原本沉思的氣氛。

 

第三首:第二變奏,G大調,2/4拍,單鍵盤演奏

三聲部對位曲,上二聲部暗示主題旋律,第三聲部循低音基本線進行。結尾樂段呈示與反覆時有差異。

 

第四首:第三變奏,G大調,12/8拍,單鍵盤演奏

三聲部,只有十六小節,一小節後即開始進行同度卡農(先出現的導句與模仿追趕的答句音高相同),許多三音組構成簡單舞蹈般的節奏。

 

第五首:第四變奏,G大調,3/8拍,單鍵盤演奏

四聲部,後小節大致模仿前小節(或反之),構成帶行進感的對位。結尾樂段呈示與反覆時有差異。

 

第六首:第五變奏,G大調,3/4拍,單鍵盤或雙鍵盤演奏

二聲部,由高音部十六分音符的快速旋律主導,低音部以較長時值的音符相伴,行成大幅度的跳躍;快速樂段採用一手置中、另一手在高低音上交錯進行、雙手交叉的義式彈法,為本曲首見。

 

第七首:第六變奏,G大調,3/8拍,單鍵盤演奏

三聲部,一小節後即開始進行二度卡農,低音基本線隱藏在高音聲部。結尾樂段呈示與反覆時有差異。

 

第八首:第七變奏,G大調,6/8拍,單鍵盤或雙鍵盤演奏

二聲部,在一九七四年發現的修改稿上,巴赫註有「以吉格節奏」(al tempo di Giga)的說明——此處的「吉格」可能偏向法式的「吉格」(gigue),其附點音型,與巴赫的法國組曲中的序曲類似——但依此指示,演奏的速度該朝向西西里(siciliana)風格或弗羅里安(furlana)風格的偏快,抑或「卡納利」(canary)風格的偏慢,則尚有不同說法。

 

第九首:第八變奏,G大調,3/4拍,雙鍵盤演奏

二聲部、活潑的觸技曲,此處使用雙手交叉、但重疊於鍵盤上同一部分的法式彈法,在單排鍵盤的現代鋼琴上很難重現。

 

第十首:第九變奏,G大調,4/4拍,單鍵盤演奏

三聲部,上二聲部進行三度卡農,低音聲部自由對位,只有十六小節。

 

第十一首:第十變奏,G大調,2/2拍,單鍵盤演奏

四聲部小賦格曲( Fughetta)。

 

第十二首:第十一變奏,G大調,12/16拍,雙鍵盤演奏

二聲部觸技曲,由許多不同音程與琶音組成,使用不同種類的雙手交叉演奏方式。

 

第十三首:第十二變奏,G大調,3/4拍,單鍵盤演奏

三聲部、答句將導句反轉演奏的反行四度卡農。

 

第十四首:第十三變奏,G大調,3/4拍,雙鍵盤演奏

單到二聲部、裝飾豐富、偏向弦樂風格的薩拉邦德舞曲。

 

第十五首:第十四變奏,G大調,3/4拍,雙鍵盤演奏

二聲部,有豐富裝飾的快速觸技曲,因為原本設計給雙鍵盤,音高的跳躍幅度也很大。此曲後半段,大致是將前半段翻轉而成,並將右手的旋律移到左手,這是巴赫將曲中素材「回收再利用」的常見方式。

 

第十六首:第十五變奏,g小調,2/4拍,單鍵盤演奏

三聲部,第一段g小調的變奏,五度反行卡農,略帶憂鬱的曲風,與第十四變奏的活潑顯成對比,也為曲集的前半部作結。

 

第十七首:第十六變奏,G大調,2/2拍到3/8拍,單鍵盤演奏

三聲部,可視為將「慢—快—慢」的法國風格序曲簡化為「慢—快」的版本。前半是附點音型的二聲部前奏曲,後半是三聲部小賦格曲,皆維持主題的基本線,結尾樂段呈示與反覆時有差異。作為下半部的開始,曲風與第十五變奏又形成對比。

 

第十八首:第十七變奏,G大調,3/4拍,雙鍵盤演奏

二聲部,活潑的觸技曲。

 

第十九首:第十八變奏,G大調,2/2拍,單鍵盤演奏

三聲部,六度卡農,主題基本線在上二聲部,低音部自由對位。

 

第二十首:第十九變奏,G大調,3/8拍,單鍵盤演奏

三聲部,蘭德勒舞曲風格,混合了變奏十三、變奏一、變奏二的節奏模式。

 

第二十一首:第二十變奏,G大調,3/4拍,雙鍵盤演奏

二聲部,觸技曲,主要部分在前八個小節呈示出來,使用雙鍵盤雙手快速交叉彈奏,單鍵盤的現代鋼琴通常無法完全演奏。

 

第二十二首:第二十一變奏,g小調,4/4拍,單鍵盤演奏

三聲部、十六小節的七度卡農,低音聲部色調亮暗分明、與前一變奏有明顯對比。

 

第二十三首:第二十二變奏,G大調,2/2拍,單鍵盤演奏

四聲部,低音聲部簡單渾厚的賦格曲,在第十一與十二小節,有一段長而明顯的顫音。

 

第二十四首:第二十三變奏,G大調,3/4拍,雙鍵盤演奏

兩聲部,左右手旋律彼此接續、音階上下行交錯地相互模仿。

 

第二十五首:第二十四變奏,G大調,9/8拍,單鍵盤演奏

三聲部,八度卡農,是全曲唯一在行進中改變導句聲部的卡農。

 

第二十六首:第二十五變奏,g小調,3/4拍,雙鍵盤演奏

三聲部,最後一個使用小調的變奏,充滿許多半音階的慢板旋律,結尾樂段呈示與反覆時有差異。

此段被許多音樂家視為全曲之眼,蘭道芙絲卡即稱之為「黑珍珠」。

 

第二十七首:第二十六變奏,G大調,16/18拍與3/4拍,雙鍵盤演奏

三聲部,薩拉邦德舞曲為基底的觸技曲,右手彈18/16拍、左手彈3/4拍,最後五小節才在18/16拍裡一起結束。

 

第二十八首:第二十七變奏,G大調,6/8拍,雙鍵盤演奏

二聲部,九度卡農,也是全曲唯一沒有自由對位聲部的單純卡農,雖用雙鍵盤,卻沒有必須雙手交叉彈奏的樂段。

 

第二十九首:第二十八變奏,G大調,3/4拍,雙鍵盤演奏

三聲部,觸技曲,與前一首相反,使用大量雙手交叉與顫音,旋律線從顫音中浮出,雙手先是反向行進,繼而鏡像模仿,最後也在顫音中結束。

 

第三十首,第二十九變奏,G大調,3/4拍,單鍵盤或雙鍵盤演奏

二聲部,主由和弦與雙手接續的琶音組成,是相對長、大的一段變奏。

 

第三十一首,第三十變奏,G大調,4/4拍,單鍵盤演奏

四聲部,混合曲(quodlibet),意指混合演唱數首著名民謠——據佛凱爾記述,這是巴赫家族相聚時常常進行的活動——巴赫在此可能也把它當遊戲或笑話般安插進來。

此變奏的低音部呈現主題基本線,其上疊加數首民謠,目前可以辨認者有二:德國民謠《好久沒到你這兒了,來吧,來吧》(Ich bin solang nicht bei dir g'west, ruck her, ruck her),以及來自十七世紀義大利民俗舞曲的是《甘藍菜與蕪菁把我趕走的——如果媽媽煮肉,我該會住更長久些》(Kraut und Rüben haben mich vertrieben, hätt mein' Mutter Fleisch gekocht, wär ich länger blieben)。在最後的詠嘆調之前,好像在表達「久未回來」的歉意。

 

第三十二首,詠嘆調(Aria da Capo),G大調,3/4拍

回到開始的詠嘆調,主題再現,為整部曲集劃下句點。

(文/陳安駿)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