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1-156-01(圖)
1-156-01(圖)
No:1-156

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

海頓Haydn
  • 語言:繁體中文版、簡體中文版
  • DVD片數:2
  • 狀態:現貨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350

Disc 1  1:09:53

第一樂章:有節制的快板 Allegro moderato

 

Disc 2 1:08:38

第二樂章:柔板 Adagio

第三樂章:迴旋曲,快板 Rondo, Allegro

樂曲介紹

素有「交響曲之父」、「弦樂四重奏之父」美稱的古典樂派重要奠基人物海頓,筆下其實也有不少協奏曲創作——依荷蘭學者霍伯肯(Anthony van Hoboken)為其作品編輯的目錄(J. Haydn, Thematisch-bibliographisches Werkverzeichnis, 1957)系統來看,包括四首小提琴協奏曲、五首大提琴協奏曲、一首低音提琴協奏曲、五首法國號協奏曲、一首小號協奏曲、兩首長笛協奏曲、一首雙簧管協奏曲、十三首鍵盤協奏曲,甚至還有兩首手搖琴(lire organizzate)協奏曲與三首古提琴( baryton)協奏曲——但是各類協奏曲中,幾乎都有某些作品原曲佚失、作曲者存疑等不明狀況;在上述各曲之外,也尚有「雖掛海頓之名,但可能是他人作品」的曲目,例如這樣身分未定的小提琴協奏曲就又有五首。

 

在大提琴協奏曲方面也是如此,雖然霍伯肯系統中列出五首,外加一首真偽未明之作,並皆給予編號,但實際上其中的第三號佚失、第四與第五號疑為他人之作;海頓本人在世時整理的作品目錄上,也沒有這幾首作品。是以今日真正存世者,只有第一與第二號兩首,而這兩首被「確認」為海頓所有的過程,更可謂一波三折。

 

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Hob. VIIb: 1),作於一七六○年代,屬於海頓三十來歲、剛進入艾斯特哈齊(Esterházy)家族任樂團副樂長時的早期作品,為該家族樂團的大提琴首席威格爾(Joseph Franz Weigl)而作,那時海頓交響曲裡不少大提琴主奏的優美段落也是因他產生。海頓曾把這首協奏曲的主題紀錄在「作品草案目錄」中,但此曲後來卻莫名失蹤近兩百年,直到一九六一年音樂學者普爾克特(Oldřich Pulkert)從捷克布拉格的國家博物館裡發現手抄譜,次年捷克大提琴家薩德羅(Milos Sadlo)在布拉格之春音樂節上首演,才讓它「重回人間」,並很快成為轟動樂壇的熱門名作之一。

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作於一七八三年,與二十年前的第一號一樣,都是為艾斯特哈齊宮廷樂團的大提琴手而作,不過這次是比威格爾更有名氣的大提琴家克拉夫特(Anton Kraft),他不但曾在作曲方面師事海頓,貝多芬後來的三重協奏曲也是以他為對象而寫。但就因這位演奏家具備作曲的能力,在原譜下落不明的十九世紀,即有一派說法指稱本曲實出自克拉夫特之手,畢竟很難想像不會拉琴的海頓竟能寫出曲中那些不凡的高把位運用或重音奏法,加上克拉夫特之子宣揚此說,讓這首協奏曲長年廣受掛名贗品之議。幸好隨著一九五○年代海頓親筆譜重新面世,並被保存在維也納國家圖書館,海頓與克拉夫特兩人各為「作曲者」及「首演者與可能提供意見的高度相關者」之身分,總算塵埃落定。

 

比起尚有巴洛克遺風的第一號,創作於第七十三號交響曲《狩獵》(La Chasse, Hob. I: 73)、《俄羅斯》弦樂四重奏(Hob. III: 37~42)等名曲之後不久的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全曲為標準的快—慢—快三樂章,由協奏曲風奏鳴曲式的第一樂章、三段體或小迴旋曲式的第二樂章、迴旋曲式的第三樂章組成;編制為獨奏大提琴加上兩把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雙簧管與法國號各二。主題優雅、旋律柔美,充分發揮大提琴所長,佐以伴奏樂器精妙的調和,確乎展現了經典的古典樂派筆法——但是講到「協奏」,則不能不提此曲的另一段坎坷:在海頓手稿重新現身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樂壇上流傳的「海頓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其實是比利時音樂家格威特(François- Auguste Gevaert)編輯的版本,但這所謂的「編輯」實際上卻是依十九世紀末流行的浪漫時期風格「改作」,包括整段刪節原作,甚至插入他自己的創作,以及節奏重組,還更動配器。雖然加上長笛、單簧管與低音管各兩把的「新版」聲音豐厚華麗,卻與海頓原本讓大提琴在小型樂團清透的伴奏中暢所欲言的精心安排大相逕庭。一八九○年發行的格威特版,至今仍大行其道,不過依循原作的演奏已經越發受到重視。

 

第一樂章:有節制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D大調

標準協奏曲風的奏鳴曲式。雙重呈示部,由樂團演奏的第一呈示部開始,內含貫串全曲的四個動機,以弦樂弱音拉奏平易優美的第一主題開始,其第一小節第二拍連續上行的十六分音符、第三與第四拍的附點節奏、第二小節第二拍連續下行的十六分音符,分別作為動機一、動機二、動機三;第二主題則由雙簧管與小提琴合作,第十三小節第三、四拍的「突強—弱」則構成具狂飆風格的動機四,海頓在這個主題上運用兩次強弱與音域不同的八度模進,並用分解八度低音襯底,營造音樂的動感。回歸動機一作結之後,進入獨奏大提琴為主的第二呈示部,大提琴先演奏高音的第一主題,樂團下行三度伴奏,再展現低音的第二主題,以樂團在屬調上回到第一主題為標誌,將樂章導入發展部。

 

發展部用弦樂搭配獨奏大提琴,在屬調A大調上依呈示部的第一主題加以變化,中間轉到e小調,古典樂派作品常見的「紡織音型」(Fortspinnung)與「曼海姆火箭」(Mannheim Rocket)上下沖刷,繃緊音樂的張力,此間獨奏所須的絢爛技巧,即是本曲很長時間以來被人懷疑非海頓手筆的主因之一。

 

再現部在主調上又一次演示兩個主題,後接華彩樂段(cadenza)——一如當時的慣例,作曲家並未在譜上指定內容,而是交給演奏者自由發揮,後世名家各有版本傳世——最終再用第一呈示部的小結尾完成本樂章。

 

第二樂章:柔板(Adagio),A大調

A-B-A'的三段體,或小迴旋曲式。A段一開始前八個小節、兩小節一組,由獨奏大提琴拉出從第一樂章動機二變化而來的主題,樂團的弦樂器再於第九到第十六小節加大織度重複,鋪出本樂章抒情風格的基調。

A段經過四小節的小調過門,開啟C大調的B段,該段核心為四十三到四十六小節、四十七到五十二小節的兩個有如問句與答句的樂段。A'段回復至A大調,樂團用甚弱音重現A段的旋律,最後用強音引出裝飾奏,讓演奏者自行發揮作結。

 

第三樂章:迴旋曲,快板(Rondo, Allegro),D大調

A-B-A'-C-A"的迴旋曲式。獨奏大提琴帶頭開始A段,以兩個四小節樂句構成前八個小節的迴旋曲主題,樂團一方面以三度音程扶持它,小提琴一方面又於第二樂句主旋律上方三度搭配,營造豐厚的織度,樂團再回奏一次同樣的主題相應。B段獨奏大提琴用上高把位雙音技巧,為本曲亮點,當然也是它以往蒙不白之冤的又一要素。A'段回到A段主題,但樂團只有第一小提琴與中提琴,且把旋律線移到下聲部,比A段聽來低調而略帶傷感呢喃。

C段在大提琴雙音拉出三度音程的F大調旋律後,樂團轉強,用上全部編制,音型也朝上爬升。經一過門,回到最末的A"段,獨奏大提琴與樂團同樣重複一次迴旋曲主題,尾奏則以此主題前半為素材,獨奏大提琴穿插短小快速音群,活潑簡潔地結束全曲。(文/陳安駿)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