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 1 1:27’23’’
詩經(衛風 淇奧)
穆桂英指路(河南墜子)
銀紐絲(墜胡/河南民間樂曲)
花木蘭(河南梆子)
DISC 2 1:38’9”
漢江韻(古箏曲)
趕嫁妝(河南民歌)
豫北敘事曲(鋼琴、二胡)
鎖五龍(京戲)
在華夏發展史上,「中原」可謂民族發跡的初始之地,它是古老想像、歷史記載與現代考古發掘交會的文明起點,也是黃河、長江兩大大河文明中代表北方的薈萃之處。這片黃河與洛河流經的「河洛之地」,即是古時所稱的「中國」,禹分天下為九州時,稱其為「豫州」,意指廣大安逸的中央所在;而今日傳承此名、以豫為簡稱的河南省,正是最初孕育我們先祖文化的搖籃:從新石器時代的裴李崗文化、賈湖文化、仰紹文化、龍山文化,乃至進入世襲封建王朝後的夏代二里頭、商代殷墟,無一處遺址不在河南;西周定洛陽為東都雒邑,周公旦守之,置九鼎定中原,繼夏代之後確立了這個十三朝古都上下約莫兩千年的政治核心地位,復以制禮作樂開啟人文高度發展的新時代。
當然,周人之樂絕非河南樂音之濫觴,從考古角度觀之,我國目前發現最重要的早期樂器,即是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八千多年前製作的七聲音階骨笛。不過若以今日文獻仍存、略可想像的時代切入,《詩經》可能在業已失傳的《樂經》之外,以韻文的形式,提供了最多關於早期音樂的訊息,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彼時的河南之聲可謂各色紛呈:有東周王畿附近清正的〈周南〉、〈王風〉、〈召南〉;也有豔魅的〈衛風〉、〈邶風〉、〈鄘風〉、〈鄭風〉;還有〈魏風〉、〈陳風〉、〈檜風〉等諸侯國之歌,占十五國風的三分之二,李斯所言「鄭、衛桑間、韶、虞、武象」幾皆在茲——不過李斯所指鄭、衛之音,其實與詩經的鄭、衛國風並不等同,相對於詩經中雖為民謠、仍屬雅樂的後者,前者更偏重於諸侯宮廷的淫逸之樂——
如是豐厚多樣的傳統,積澱為河南音樂發展的基底,往後不論作為政治中心的國都所在,或是南宋以降交通輻輳的樞紐之處,千餘年來,中原大地一直扮演著舞臺上的要角。以下即循詩經(古代民謠),及今日仍流傳於豫地的戲曲、說唱藝術、器樂諸般途徑,擇其代表性作品,綜觀斯地與時演進、各色紛呈的音樂風貌。
(一)先民之歌:詩經國風
詩經全書三百餘篇:包括前一百六十篇、採集各諸侯國民歌的「風」;大夫公卿私人所用小雅與王室貴族祭典所用大雅、合稱共計一百零五篇的「雅」;與最後四十篇的「頌」。
在全書之首的十五國風之中,有十國都在河南境內,而出自這些地方的作品,也構成國風之中三分之二的篇章——其中像是全書首篇、出自東周王朝王畿之外直轄區(約當今日河南洛陽、偃師、鞏縣、溫縣、沁陽、濟源、孟津一帶)的〈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又如來自衛國邶地(今日河南湯陰縣邶城村)的〈邶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早已傳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千古情詩,幾乎也可說是今人對詩經的第一印象。
愛情主題固然在這百餘首詩作裡蔚為大宗,不過換個角度,若要講起「地方特色」,相對於長江流域的《楚辭》,植根在黃河流域的《詩經》,其實頗富北方大河的風景,其中最常入文的,應非淇水莫屬——該河發源於山西境內的太行山區,向東流經河南輝縣、林州、鶴壁、淇縣及濬縣,注入衛河,全長約一百六十公里;但在曹操於淇口作堰改流以前,淇水原本注入黃河,是標準黃河水系的支流之一——全書裡點名、直接寫到這條流經諸多殷商故地之河的篇章,就有三十九首之多。
今日我們仍能在它以半條河長環抱的鶴壁市中,看到〈衛風.淇奧〉裡綠竹茂密的河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至「如金如錫如圭如璧」的君子立身其間,令人見之難忘。相對於期待戀情的美好,現存最早的漢語敘事長詩〈衛風.氓〉則講到一段怨偶棄婦的故事:男子藉抱布貿絲之便接近女子,女子「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希望對方在秋天時安排好了再來娶她;不料兩人結合之後,女子夙興夜寐地操勞三年,卻換得對方二心,她只能了斷此情、回到娘家,再渡淇河時「淇水湯湯,漸車帷裳」,河水濕了車簾與衣裳,自己無過,還要受兄弟的嘲笑,只能黯然神傷;「淇則有岸,隰則有泮」但男方是不會回心轉意了,既然不念舊情,那就到此為止吧!
淇水湯湯,承載了華夏古文明的長長詩情,更難得的是,流淌已逾五億年的淇河依然澄澈清麗,是河南北部少數幾乎未受工業污染的河川,沿岸自商都朝歌至鄭衛故地、邶城小村,都可待今人重溫。
(二)傳唱全國:豫劇梆子
豫地古為詩經雅言發源重地,自也不缺民間流俗的娛樂之藝,其豫劇名震全國,不只是當地百姓所好,更是最大的地方劇種、傳統戲劇中不可或缺的五大劇種之一。
不過比起這半世紀才定名的「豫劇」,提到河南,更多人腦中的戲曲記憶可能是它因伴奏樂器而得的舊稱:「河南梆子」。所謂梆子,原是古時一種用於打更的木製打擊樂器,後來代指以梆為伴奏樂器擊拍的戲曲聲腔,故有「梆子腔」之稱,今日以河南、河北、山東梆子最負盛名。該劇演唱風格粗獷豪邁、行雲流暢;音樂有引子、過門穿插,板式亦有變化,節奏以眼起板落的重音結束為主,伴奏則為板胡(弦索)主旋律、梆子主節奏,形成明顯的顆粒感,並與聲腔配合,而有隨腔演奏、隨腔加花、腔繁音簡、腔簡音繁等手法。
據研究指出,河南梆子初發於開封,上承宋代興盛的勾欄瓦舍文化,大致是山陜一代的東路秦腔(同州梆子)加上弦索發展而來,約起於明代中晚期,因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而有「河南謳」之名,至清代中後期已廣泛流傳,劇團時稱「梆子班社」,又在乾嘉年間的「花(其它劇種)雅(崑曲)之爭」裡站穩腳根,終於壯大成花部之首。
在藝術形式上,豫劇的角色行當為生、旦、淨、丑,一般戲班組織是四生四旦四花臉,四兵四將四丫鬟,八個場面兩箱官,外加四個雜役。聲腔含兩大派別:
開封的祥符調為中州正韻,傳入豫東後,形成假嗓為主的「豫東調」,包括商丘的豫東調、周口的沙河調等,前者因鄰接魯南等縣,近於山東梆子,咬字較重,弦高,亦稱「高調梆」,後者則是祥符調與南陽梆子的結合;另一派是真嗓為主的洛陽、鄭州「豫西調」,音味略帶秦腔,優美悅耳動聽。板式則有四種:「二八板」基本由兩個八小節樂段組成循環、最富表現力;「慢板」也作三眼,上下句唱腔起於中眼、落於板上;「流水板」一般都是眼起板落的一板一眼的形式,可根據需要作不同速度的變化,比較自由靈活、旋律流暢,歡快活潑或壓抑憂傷的場景皆能表現;「散板」又稱飛板、非板,無板無眼、節奏自由;四大板式的唱詞通常都使用「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配樂同樣分文武場:文場主奏樂器早期為大弦、二弦、三弦,一九三○年代微幅改良的板胡引進,此後成為豫劇的主弦、一九五○年代後又逐漸增添二胡、琵琶、竹笛、笙、悶子或墜胡、古箏等,也有中西混編者,傳統伴奏曲牌達三百餘個;武場的鑼鼓點分為三大類:開台鑼鼓點、配合表演動作及烘托舞臺氣氛的鑼鼓點、唱腔中的鑼鼓點,總計也不下百種。
演員表演則如其它傳統戲劇,著重唱、念、做、打「四功」與手、眼、身、步、法「五法」。
總體而言,豫劇古今兼納、剛柔相濟、有中和之美,除鏗鏘有力,大氣磅礴、富有熱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復有豫西調之委婉動聽、唱腔悲涼,故能兼顧大場面戲與悲情戲路,在關鍵劇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暢、吐字清晰,易被觀眾聽清,富有中原藝術特出的魅力。
(三)鏗鏘器樂:板頭曲
河南器樂藝術以古箏音樂尤為突出。秦漢之時,箏從秦地傳入豫地,揉合當地音樂,稱為「中州古調」。明代中期,自戲劇音樂與民俗說唱發展成「鼓子曲」,至清朝中葉,唯在南陽仍興盛未衰,其「南陽鼓子曲」即「河南大調曲子」,包括帶有唱詞的「牌子曲」與純器樂的「板頭曲」,後者本為大調曲子開場的前奏曲,以箏作為主要伴奏與獨奏樂器,擺脫原戲曲領域裡對前者的依賴之後,逐漸奠定了河南箏樂的基礎。
板頭曲結構對稱、旋律行進有則,現有箏曲約五十餘首,有一板一眼的慢板及有板無眼的快板,《蘇武思鄉》、《嘆顏回》、《哭周瑜》等堪為代表。演奏風格質樸,音階多變徵而少清角,四、五、六度的大跳很多,加上頻繁大二、小三度的上、下滑音,特別適合中州鏗鏘抑揚的聲調、歌唱性很強。技巧以左手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彈弦時略退少許,迎音迅速滑上)、小顫(顫音細密緊促)、滑顫(邊沿邊顫)、大顫(顫幅闊大)最有特色,主「以韻補聲」的裝飾效果;右手則用拇指靠彈重托(拇指彈奏後靠近相鄰弦,演奏力度強)、短搖(快速托劈)、倒剔正打(中指向外剔指)形塑旋律。《掐箏詩》述之:「名指紮樁四指懸,勾搖剔套輕弄弦。須知左手無別法,按顫推揉自悠然。」右手從靠近琴碼的地方開始,流動地彈奏到靠近嶽山,左手同時大幅度揉顫的「遊搖」,更是一大特色技法。
除了板頭曲,牌子曲中易傳易唱的小曲牌也有發展,其一部演變為演出較標準梆子戲簡化的高臺戲,衍生出河南曲劇;另一部則同樣經過器樂化,稱為「小曲」,結構不受板數限制,精緻短小、活潑明快、富有地方特色,《銀紐絲》、《山坡羊》、《剪靛花》都屬其中名曲。(文/陳安駿)
(四)板書說唱:河南墜子
又稱河南墜子書、簡板書或響板書,因發源於河南、使用墜琴(墜胡)伴奏而得名,形成至今約有一百餘年歷史,其前身來自豫、皖交界處的道情、鶯歌柳與三弦書,清末三種曲藝表演者逐漸合流,特別是後兩者的伴奏樂器由三弦小鼓改為墜胡,易彈撥樂為拉弦樂後,促使唱腔產生重大變革,在二十世紀初形成新的這種曲藝形式。
最初的河南墜子分為潁河、沙河上游地區的上路,與兩河下游的下路,後來又出現了東路與包含上路的西路。東路受皖北影響較大,多是由道情藝人改唱河南墜子,吸收了琴書、絲弦的元素,唱腔更加靈活、自如,形成柔美、細膩、善於抒情的藝術特色,長篇大書也隨此路帶入;西路河南墜子則多由三弦書(包括鶯歌柳、儀封三弦)藝人演唱,腳梆擊節為其主要標誌,在道情、大鼓書藝人加入演唱的同時,還吸收了河南梆子、越調、曲劇聲腔,字清板穩、硬弓大調、高亢明朗、節奏鮮明,而且擅演小段,遂有「東路書、西路段」之說。兩路雖各有特色,但唱腔板式和伴奏樂器基本相同,逐漸良性融合,並在民國時期迅速傳唱各省,發展成以喬(喬清秀)、程(程玉蘭)、董(董桂枝)為代表的三大派別。
河南墜子用河南語音表演,以唱為主、唱中夾說,演出形式早期為左手打簡板、右手打竹棒的單口演唱,伴奏除少數腳踏簡板、自拉自唱者,多為一拉一唱的二人班;後來增加一人打簡板、一人打單鈸或書鼓的兩人對口,也有三人以上的群口。演出時唱者隨墜琴旋律打點,板擊強拍(板)、鼓(竹棒)擊弱拍(眼),有時佐打銅鈸、醒木、小皮鼓,輔以表演。
主導整個表演的唱腔,以一個基本的主體曲調(板腔),隨唱段所述之起承轉合發展與變化,調式主為徵調、一板一眼(2/4拍)或有板無眼(1/4拍),並融合附屬的小樂段,全曲通常包括引子、起腔、主段敘述故事的平腔、送腔、尾腔等部分。墜胡隨腔伴奏,常有五度轉換,也用加花等手法增加表現力,近代表演更增加二胡、揚琴、琵琶、三弦,甚至是大提琴等樂器,不過仍以藝人手上的打板為核心靈魂。
最後介紹最「接地氣」的民歌。顧名思義,民歌即是一般大眾在平日生活中創造、傳唱的歌曲。總體來說,河南民歌使用五聲音階、變化豐富,甚至有接近F/升F與B/降B的音遊移出現,形成七聲音階;主調以徵、宮兩調為多,其它三調或調式交替、臨時轉調及移調終止者都較為少見。
該省較著名的民歌種類有:
一、小調:通常是人們獨唱、用以自娛或為節日助興的歌曲,可以抒發思想情感,也反映社會大眾的平日生活與該地文化的歷史演進,其有元代以降積累而成的農村小調,也有傳入城市後,加入了某些職業工作內容的城市小調。
二、燈歌:元宵燈節活動的相應歌曲,除觀燈、賞花、詼諧鬥趣的題材,也有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的內容。
三、敘事曲:有完整故事情節或人物鋪排的歌曲,婚喪喜慶所用也納入此類,其音樂多取材自小調及燈歌,可連綴、可發展、可反復,演唱方式也不固定,規模比小調和燈歌要長、大、更為豐富完整,一般都有四、五十段以上,故事生動、通俗易懂,有時也作為一種曲藝形式單獨演出。
四、號子:從事各種繁重的體力勞動時,為鼓舞情緒,增強幹勁,統一動作呼喊的一種號歌,從最初有節奏的吆喝、呼號聲逐漸美化發展為具有豐富內容、完整曲調的歌曲,其長度隨所需而定,內容則常與勞動的實際狀況相關。演唱多為「領、和」式:一人領唱眾人和,也有眾人領唱眾人和的,領唱者通常為指揮勞動者,其唱詞主司陳述,音樂比較靈活、自由,曲調和唱詞常有即興變化,偏向嘹亮的號召;和唱大多是襯詞或重複領唱中的片段唱詞,音樂較固定,變化少、節奏強。
河南的勞動號子以宮、徵調式較多,曲調旋律起伏不大,敦厚淳樸,雄勁開闊,最著名的有船工號子、礦工號子、搬運號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