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1-143-final-01(圖)
1-143-final-01(圖)
No:1-143

黃河鋼琴協奏曲大合唱

  • 語言:繁體中文版、簡體中文版
  • DVD片數:2
  • 狀態:現貨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350

Disc 1   1:22’37”

第一樂章:小快板

  1. 黃河船夫曲
  2. 黃河頌

 

Disc 2   1:38’57”

  1. 黃水謠
  2. 保衛黃河

樂曲介紹

《黃河》大合唱作曲者簡介

冼星海(1905—1945)

 

耀眼星芒,盡綴樂聲如海——中國近代歌曲名家冼星海

中國近代赴外留學的風氣,約肇始於自強運動期間,至清末民初之時,這些「海歸」人才逐漸回流,開始了他們在各個領域於國、於民、於族百年以降興衰與共的史篇,樂壇亦是如此。在二十世紀前半葉動亂不斷的時代板蕩中,這一代音樂人懷揣將中國帶入世界音樂之林,乃至於登上萬眾諦聽之巔的理想,在帶回「西樂」的技法與風味之際,更注重譜寫能夠彰顯吾土之風、表達吾民之聲、反映時代之變的原生作品,而有詞有曲、可資傳唱的歌曲創作,自然就成為他們筆耕的沃土。

 

冼星海原籍番禺,生於澳門一個船工家庭,艱困的環境迫使他早早隨母親離鄉,前往新加坡謀生,在當地的養正學校由老師區健夫選入軍樂隊,給予音樂啟蒙。十三歲時,入廣州嶺南大學附中正式習樂;一九二六年考入北京音樂傳習所與國立藝專;一九二八年入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同年發表著名短論《普遍的音樂》,認為當時的中國人需要的是普遍的、而非貴族或私人式的音樂,音樂人於焉負有救國重責,需行所不能行、忍所不能忍;後因參加抗議而遭退學,次年暗赴法國勤工儉學,得馬思聰幫助,一九三一年進入巴黎音樂學院,三年後成為第一位獲得該校高級作曲班學生資格的中國人,師從丹第(Paul Marie Théodore Vincent d'Indy)與杜卡(Paul Abraham Dukas)——據聞入學考上,主試委員杜卡宣布給予冼星海特別獎,並依傳統讓他提出物質要求,他只脫口說出想要「飯票」,可見其「儉學」之難——他在法國創作了《風》、《遊子吟》、《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十餘首作品,一九三五年畢業返國。

 

此時日本已經發動九一八事變、一二八淞滬事變與長城戰役,侵占東北全境與熱河部分地帶、野心日亟,冼星海由是投入抗日運動,在一九三五至一九三八年間創作《只怕不抵抗》、《游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莫提起》、《黃河之戀》、《熱血》、《夜半歌聲》、《頂硬上》、《拉犁歌》、《祖國的孩子們》、《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歌曲,其中以一九三五年《救國軍歌》的誕生故事最為人熟知:當時冼星海參加了上海學聯到郊區救亡宣傳的一場活動,國民政府派保安隊到現場阻止學生,雙方劍拔弩張。彼時青年詩人塞克把自己寫的一首詩交給冼星海,後者懷著滿腔激憤,朗誦了兩遍,倚牆只用五分鐘就配好曲譜,「槍口朝外,齊步前進,不傷老百姓,不打自己人」的歌聲馬上在學生中唱響,隨後在場的民眾甚至連保安隊的士兵也跟著唱,場面令人動容。他又為電影《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話劇《復活》、《大雷雨》等配樂,還投入音樂教育事業,培養出麥新、孟波、楊祚銘、鄒伯宗、魯劍光等人才。

 

一九三七年,對日抗戰全面爆發,冼氏加入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後與張曙轉往武漢開展救亡歌詠運動。次年十月應聘前往延安,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在此譜寫出《軍民》進行曲、《生產運動》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以及最著名的《黃河》大合唱等生涯中的巔峰之作;一九三九年中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四○年五月赴蘇聯治療肺病,並進行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配樂及後製,但很快因一九四一年中開打的蘇德戰爭而中斷,冼星海欲從新疆歸國而不可得、受困於哈薩克,在此留下《民族解放》、《神聖之戰》,管弦樂組曲《滿江紅》,管弦樂曲《中國狂想曲》,小提琴曲《郭治爾.比戴》等,並編寫《聶耳:中國新興音樂的創造者》、《論中國音樂的民族形式》等論文。然其肺病亦日益加重,雖於一九四五年轉往莫斯科治療,仍回天乏術,當年病逝異鄉,終年只得四十。

 

 

《黃河》大合唱作詞者簡介

張光年(1913—2002)

 

傳詩成歌志已光——生於江漢、魂歸黃河的近代詩人張光年

 

張光年,曾以張文光、張華夫等筆名,活躍於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文壇,但他最為人知的身分,當屬寫就《黃河》大合唱歌詞的詩人「光未然」。

一九一三年,張光年生於湖北襄陽、漢水中游的老河口,該地為伍子胥故里,北宋時得名光化,讓「光」字就此鑲嵌在他的生命之中,此時民國方建,而湖北正是辛亥革命的發源地,雖居內陸,卻是晚清自強運動以來新學炙興、中西交錯的舞臺,張氏可謂與新生的國家一同成長。一九二七年,北伐行將成功之際爆發的四一二清黨與寧漢分裂,標誌著國民黨內掌權的反共派欲打破第一次國共合作、將共黨消滅的意志抬頭,正讀中學的張光年也在此時加入中國共產黨青年團,兩年後正式入黨。

 

一九三一年進入武昌中華大學中文系,後任秋聲劇社社長,一九三五年肄業到武昌安徽中學任教,並在報刊上撰寫文藝論文、組織拓荒劇團,同年發表歌頌抗日志士、表現民族覺醒的獨幕劇《阿銀姑娘》,其中歌曲《五月的鮮花》,在中共主導、呼籲抗日的「一二.九」運動中廣泛傳唱;同年與冼星海相識,陸續合作了《高爾基紀念歌》、《拓荒者》、《戲劇抗戰》、《新時代的歌手》、《讚美新中國》和《保衛大武漢》等歌曲。一九三六年赴上海從事抗日活動,一九三九年轉入延安大後方,是年三月寫成《黃河》組詩,經冼星海譜曲,一時傳唱全國,引起熱烈迴響。次年又至重慶,創作長篇敘事詩《屈原》,續因皖南事變短暫避走緬甸、主編《新知週刊》,一九四二年返回昆明,其間根据彝族流傳的民歌編寫了長篇敘事詩《阿細人的歌》,又有抒情長詩《綠色的伊拉瓦底》。抗戰勝利後,於一九四六年進入解放區,在北方大學藝術學院、華北大學文藝學院授課。至中共建政乃長留北京,先後擔任《劇本》、《文藝報》、《人民文學》主編,及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第三、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等職;著有論文集《戲劇的現實主義問題》、《文藝辯論集》、《風雨文談》、詩集《五月花》等。

 

二○○二年一月,張光年逝於北京,骨灰從黃河上游、青海甘肅兩省之交的人行吊橋撒入河中,歸屬母親河的懷抱。

 

 

《黃河》鋼琴協奏曲作曲者簡介

殷承宗(1941—)

 

生命,還寄黑白鍵盤交錯之間——以琴上《黃河》聞名的鋼琴家殷承宗

 

一九四一年,殷承宗在抗日戰爭最艱困的階段,誕生於廈門鼓浪嶼。此地自鴉片戰爭之後被開為通商口岸,二十世紀初又闢為公共租界,因之成為西風吹入的前沿窗口,近代則因一九九○年成立的廈門大學附屬鼓浪嶼音樂學校及二○○六年成立的中央音樂學院附屬鼓浪嶼鋼琴學校坐落島上,且人均鋼琴擁有率居全國之冠,並擁有鋼琴博物館與風琴博物館,而被稱為「鋼琴之島」。

 

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殷承宗七歲開始習琴、九歲首開公演,十二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一九五六年被選拔到中央音樂學院,又因奪得維也納世界青年聯歡節鋼琴比賽冠軍,被國家安排至列寧格勒音樂學院深造,且於在蘇期間獲得一九六二年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肯定,唯當時可能因中蘇關係緊張,而屈居二獎,首獎得主則是後來名聞遐邇的阿胥肯納吉。一九六三年回國,兩年後在中央音樂院完成學業,旋即無可避免地捲入了文革的狂潮。

 

為求能夠在以批鬥封建、資本主義、修正主義為名,而無法見容西方音樂的文革時期演奏,他符應「為群眾演出」的風氣,把一部立式鋼琴搬到天安門廣場,從彈奏群眾熟悉的歌曲開始,接著讓觀眾隨意點奏,除了全國流行的語錄歌,也有觀眾要求聽京劇,當時他只能憑著對中央樂團已有的交響音樂《沙家浜》的印象略彈一些,後來他將劇中沙奶奶斥敵的一段改寫,搭配歌者一同上場,受到熱烈歡迎,在天安門連演三天后,又到北京各處演出,這次成功的經驗激勵他到中國京劇院進修,對京劇與鋼琴的結合再作深入研究。

 

1967年國慶期間,殷氏特別製作了以鋼琴伴奏的樣版戲《紅燈記》,該作受到掌權者肯定、被標榜為「文藝與工農兵相結合,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典範,成功躲過被歸於腐敗西方藝術的命運,成為那個瘋狂年代少數可以上演的鋼琴節目,殷氏也因此受到江青的支持,進一步負責將《黃河》大合唱改編為《黃河》鋼琴協奏曲,讓這部名作又得到了另一番風貌。一九七○年代前期,隨著國際形勢改變,殷氏一面與訪華的外國知名樂團合作演出《黃河》,一面與儲望華、劉莊、黎英海、杜鳴心、王建中等人花了一年時間,一起創作了《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三六》、《梅花三弄》、《百鳥朝鳳》等中國鋼琴獨奏作品,加上由鋼琴伴奏《紅燈記》改編的兩首獨奏曲,以及來自《紅色娘子軍》的鋼琴組曲,為中國鋼琴家出訪外邦提供了可資發揮的特色材料。

 

不過文革期間的大放異彩,也造成他在四人幫倒臺後受到四年政治審查,一九八○年方於中央音樂學院禮堂,以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與李斯特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復出。後遷居美國,並成功回到舞臺,終於完成了自己作為獨奏家,到各大音樂廳演出、灌錄唱片的夢想,門下亦作育了郎朗等新一代中國琴人。(文/陳安駿)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