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 1 1:10’30”
第一樂章:有節制的快板 Allegro moderato
DISC 2 59’47”
第二樂章:柔板 Adagio
第三樂章:小快板 Allegretto
乍見「阿佩鳩內」(Arpeggione)一字,曾經學過樂器演奏的人們,可能會很容易地聯想到「琶音」(arpeggio)——儘管兩字拼法非常接近,但阿佩鳩內跟琶音可說全無關係,它指的是音樂史上一種曾經短暫出現、除了少量複製品,今日只能在博物館裡看到的弦樂器,而其「阿佩鳩內」之名,正是出自舒伯特之手——雖然後人並不知道命名的緣由,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正是由於作曲家筆下這部為阿佩鳩內與鋼琴所作的a小調奏鳴曲,才讓這種已不流行的樂器在今日愛樂者的視角中仍能占有一席之地。
從弦樂器家族的系譜來看,撥弦樂器與弓弦樂在文藝復興或更早期的時代裡並無明顯區分,這種親近的關係,在後來的提琴家族一方面繼承魯特琴弓弦一脈的拉奏系統,一面也使用撥奏的技巧;十九世紀上半葉,正當吉它風行於維也納之時,即有許多樂器製造者嘗試將其與提琴結合,「演化」出揉合弓弦與撥弦特色的樂器。先有法國小提琴製造家夏諾(François Chanot),於一八一七年以吉它身型做出背板平坦的提琴;不久後的一八二三年,又有維也納當地的製造者史陶佛(Johann Georg Staufer)結合大提琴琴身與吉它的指板,做出吉它型大提琴(guitar violoncello),亦稱柔音吉它(guitarre d’amour)或弓奏吉它(bogenguitarre),也就是舒伯特所謂的「阿佩鳩內」。這種樂器略小於大提琴,兩者構造相近,但是它的指板上鑲有與吉它類似的二十四個金屬弦品(fret),而且有六根琴弦,共鳴腔形狀及空弦定弦與吉它相同(E-A-D-G-B-E),音域卻可高至中、小提琴的範圍,演奏方式則與大提琴一樣,為兩腿夾琴、坐姿拉奏。
阿佩鳩內問世之後,大提琴家畢恩巴赫(August Birnbach )與吉它演奏家舒斯特(Vincenz Schuster)起而推廣,前者留下了一首協奏曲,與舒伯特此曲並稱阿佩鳩內「唯二」存世的曲目;後者則著有該樂器唯一的範本《史陶佛的新發明—吉它大提琴之教本》(Anleitung zur Erlernung des Staufferschen neu erfundenen Gitarre-Violoncello),舒伯特於一八二四年十一月寫就的阿佩鳩內奏鳴曲,可能也是由舒斯特委創或催生的。
就舒伯特個人的角度來看,阿佩鳩內問世的一八二三年,卻是他遭遇晴天霹靂的轉折之時,自該年初確診感染梅毒之後,他的生命與創作歷程便進入了沙漏般的倒數計時,除了屢為肉體上時好時壞的症狀所苦,精神上更承受著死亡迫近又不知何時降臨的莫大壓力。同年進入醫院治療約半年後,病況略有緩和,一八二四年初,譜成第十三號弦樂四重奏《羅沙蒙》(D. 804),接著受邀前往匈牙利的艾斯特哈齊伯爵處擔任家教——舒伯特最早曾於一八一八年至此授課,這回一如以往,也享受了一段快樂的時光——十月回到維也納,十一月便完成了這首「阿佩鳩內奏鳴曲」,全曲既有如歌的旋律,又有許多心情轉折的幽微,a小調暗帶著淡淡的憂愁,富有作曲家晚期作品的典型風格。
阿佩鳩內在一八二○年代曾經短暫地流行,同時期的文獻中形容它的高音如同雙簧管般優美柔和,低音類似巴塞管(basset horn),可輕易演奏雙音半音階的樂句,有著魔幻般不可思議的美妙音色,被譽為藝術性豐富的優秀樂器,不過它風光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年,很快就完全從舞臺上消失了,在舒伯特奏鳴曲樂譜首次出版的一八七一年,早已為世人所遺忘。現代除了很少數特意真正搬出原樂器或複製樂器者,例如一九七四年斯托克(Klaus Storck)使用史陶佛學生米泰斯(Anton Mitteis)所製阿佩鳩內在Archiv公司錄下的版本,多數都以大提琴來代替阿佩鳩內,與鋼琴一起演出。
第一樂章: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a小調
奏鳴曲快板曲式,呈示部以鋼琴導奏起始,第一主題由前四小節與後五小節的拿波里六和弦組成,動機與先前的四手聯彈奏鳴曲「大二重奏」(D. 812)很是相近,阿佩鳩內承接主旋律,經過同樣運用拿波里六和弦的橋段轉接,進入第二主題,沉靜吟唱的氣氛隨之一轉而成舞蹈場景的歡快;發展部同時運用、揉合兩個主題,阿佩鳩內與鋼琴在頻繁的轉調中緊湊地對話;再現部則基本為呈示部名副其實的重現,只是第二主題移到主調的平行大調上,添上華麗豐富的和聲,尾奏回到開頭低吟的風格,收束於悠遠的懷想。
第二樂章:慢板(Adagio),E大調
可以「前半」、「後半」與「尾奏」三部分視之。鋼琴三小節導奏後,阿佩鳩內弱奏,進入「前半」的小三段體,每段都是兩個四小節的樂句,雖是舒伯特典型的溫柔旋律,但不斷變化、無法預測的調性持續地營造張力,直至E大調終止式,即轉入「後半」,該處所屬兩個主題,各自以八個小節構成,強調E小調與E大調這對平行調的衝突。23小節的尾奏步調舒緩下來,鋼琴依阿佩鳩內的長音進行和聲變化,最末阿佩鳩內在鋼琴E大調主和弦上拉出裝飾風的樂句,並將調性轉向A大調,曲子便不停歇地流入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稍快板(Allegretto),A大調
迴旋曲式,結構為A—B(第一插入句)—A—C(第二插入句)—抒情轉調樂段—B'(第一插入句)—尾奏,比傳統五段的迴旋曲結構(A—B—A—C—A—尾奏)略為複雜。
阿佩鳩內從第二樂章末尾直接接入本樂章A大調第一主題,如民歌般的美好旋律來自第一樂章的開頭。其後有兩個插入樂段B與C,第二插入樂段之後,省略A的反覆,以鋼琴的抒情樂段直接代替,阿佩鳩內接著回到主調、奏出第一插入樂段(B')後,終於回到A大調的第一主題,最後以優雅的兩個和弦結束整曲
第一個插入樂段(B)得之於先前曲中素材的擴充與變化,帶匈牙利舞曲風格;相對於此,宮廷舞般的第二個插入樂段(C),又比第一個更有挑戰性。兩個插入句結束,並未回到主題A,而是又插入一次B',可說雖有小小破格的變化,但始終沒有離開古典時期定型的架構。(文/陳安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