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1-124(圖)
1-125(圖)
1-124(圖)
1-125(圖)
No:1-124、1-125

第四號交響曲(上)(下)

馬勒 Mahler
  • 語言:繁體中文版、簡體中文版
  • DVD片數:2
  • 狀態:現貨
線上試看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700

Disc 1  1:57’25”

第一樂章:從容地 ・ 不急迫   Bedächtig ・ Nicht eilen

Disc 2  50’32”

第二樂章:在悠閒的動態中 ・ 不匆忙  In gemächlicher Bewegung ・ Ohne Hast

 

 

 

馬勒 : 第四號交響曲 (下)

Disc 1  1:37’14”

第三樂章:完全的寧靜 Ruhevoll

 

Disc 2  58’58”

第四樂章:很愜意 Sehr behaglich

樂曲介紹

馬勒傳世的作品種類與數量可稱單純,即便不以專用的作品編號系統加以整理,也能一目瞭然。

其第一大類為交響曲,早期的四首交響曲,作曲家自認尚未成熟、未加發表,這些手稿後於二次世界大戰時毀於德勒斯登大轟炸中。現在尚存的有第一到第十號及《大地之歌》,共十一首交響曲;第二大類則是歌曲,歌曲又常是交響曲創作素材的來源。後來的研究者一般習慣將這些創作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一八八○年的《悲嘆之歌》到一九○一年的《兒童神奇號角》,這段時間的主要作品是第一號到第四號交響曲、《旅人之歌》套曲、以《兒童神奇號角》為主的一系列歌曲,交響曲以歌曲旋律為骨幹,兩者關係十分密切。

 

第二階段:第一階段之後,到一九○七年馬勒赴紐約工作之前。這時他寫出了第五、六、七號交響曲,也稱為器樂交響三部曲,以及陣容龐大、有《千人》之稱的第八號交響曲,歌曲有《呂克特之歌》、《悼亡兒之歌》、最後兩首《兒童神奇號角》歌曲。這時的歌曲少了以往的民歌風味,交響曲則走向純音樂風格,不再帶有標題與文字說明,也脫離了以往與歌曲緊密相聯的關係。

 

第三階段:去世前的最後四年,馬勒譜寫了《大地之歌》、第九號交響曲、未完成的第十號交響曲,三首都表達出他個人面臨死亡、向世界告別的安然,並未在其生前上演。

雖然作品數量與類型不多,孕育馬勒創作的環境卻一點也不簡單。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歐洲,民族主義風起雲湧,統治大片領土的奧地利帝國內部,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匈牙利人之間的矛盾更是明顯,當時比較守舊的哈布斯堡王朝無法有效地調和這些衝突,除了造成國政停滯不前,也形塑了維也納的文化風氣,反省舊社會、打破虛偽僵化的思潮應運而生,克林姆、佛洛依德都是箇中代表。在樂壇上,馬勒受到前輩華格納、布魯克納的影響,同輩則有理查.史特勞斯、德布西、西貝流士等,其交響曲基本繼承了貝多芬確立的形式,在浪漫晚期風格中反映出世紀末的混沌與不安,他常使用宏大的編制與配器,對位與和聲大膽獨特,成為民族樂派和印象樂派潮流之外的異數,開啟了下一個世紀後浪漫時期的先聲。

 

馬勒與西貝流士談論音樂時說:「交響曲要像世界一樣包含萬物。」在他的十一首交響曲中,第四號的時長最短、編制最小,還帶有一些古典時期的海頓與莫札特風味。而這個「美好小世界」的核心,與第二、第三號交響曲一脈相承,同樣是《兒童神奇號角》的一部份,音樂來自一八九二年創作的五首詼諧曲中最後的一首。

 

原本馬勒打算將這部分作為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七樂章,後來該曲縮減為六個樂章,而這段經過再加工,便成為第四號交響曲於一八九九年最先出爐的第四樂章《天堂的生活》。不過這一年夏天的進度並不順利,直到次年夏天,作曲家前往麥爾尼格的作曲小屋度假時,才完成了與第四樂章呼應的前三個樂章,馬勒曾說:「其實我的『第二自我』(潛意識)早已在辛勤地創作、醞釀,只不過到了暑假才將印在腦中的旋律譜寫出來罷了。」

 

一九○一年十一月,第四號交響曲由馬勒在慕尼黑親自指揮首演,當時聽眾們以為能聽到一部宏大的作品:「另一部第二號交響曲」,因而普遍感到十分失望、噓聲一片,之後馬勒指揮柏林和維也納的演出,反應也都不好,評論指他「用不適合的材料自娛自樂」、「用可怕的噪音折磨聽眾的耳膜」、「風格和旋律都矯揉造作、歇斯底里」,比前三部作品還要惡劣。

 

然若放下對於這位作曲家交響樂作的刻板期待,其實不難體會本曲的安詳美好與平易近人,音樂中彷彿可以聽出馬勒在第二號交響曲中討論生死、第三號交響曲觀照自然之後,於第四號走入了與世界和解的天堂,曲中多處使用複音音樂與對位手法,更揭示了馬勒創作從第一階段進入第二階段的轉變。

 

第一樂章,從容地 ・ 不急迫(Bedächtig ・ Nicht eilen)

奏鳴曲式,以串鈴和長笛聲構成的b小調序奏,營造了幻境般的氣氛,阿多諾稱這彷彿是「很久很久以前」的童話故事。第一主題溫暖、天真,由第一小提琴奏出上升的旋律,有著鮮明的維也納特徵。大提琴帶出的第二主題較第一主題昂揚,同樣散發著自然、平靜的氣息。在發展部中,不同的動機混合在一起,其間還加入了一段中國風的笛聲,隨後又有低音強奏的險惡樂段,形成了夢境一樣不斷幻化的場景。一個精緻的休止過後,溫暖的第一主題再現,並加速進入快板,在節日一樣的歡愉氣氛中結束。

 

第二樂章,在悠閒的動態中 ・ 不匆忙(In gemächlicher Bewegung ・ Ohne Hast)

蘭德勒舞曲節奏,相當於詼諧曲,馬勒自己在譜上寫著「友人海因(死神)在此演奏」,並指定獨奏小提琴要調高一個全音、像古提琴那樣,拉出蘭德勒風的詭異旋律,營造出作曲家想要的效果:「死神跳起了舞,她拿著她的小提琴亂拉一氣,卻把我們都引領向天堂。」這段旋律又與木管部演奏、經轉調的序奏互相唱和,提示出終樂章將會使用的素材之後,輕鬆靈巧地結束。

 

第三樂章,完全的寧靜(Ruhevoll)

變奏三段體式的慢板樂章;A段一開始中提琴在低音提琴的撥弦伴奏下,靜靜地唱出緩慢的歌謠主題,大提琴接著奏出優美的旋律,好似冥想一般,小提琴不久後也加了進來,與之形成對位的主題,

緊接著再以雙簧管開頭,小提琴以絕望般的激昂歌調達到高潮,趨於平靜之後進入B段,B段在擺盪的節奏如燭光般搖曳中唱出悲傷的曲調,接著一再出現呼喚的音形,對著遠方呼叫著,漸行漸遠後帶出快而優雅的A段第一變奏,緊接著出現B段變奏,在主題與呼喚聲中幾乎撕裂般的滑入如舞曲般的A段第二變奏,稍慢的第三變奏,最後進入高潮迭起的尾聲,直到法國號吹出下一個樂章的序奏,木管也暗示其它材料,音樂由是轉向柔和、緩速,在神秘的平靜中消失。

據說馬勒譜寫本樂章時,想起了母親含淚的微笑:「她用愛解決並寬恕了一切的苦難。」他為這個又笑又哭的樂章下過註腳:「聖烏蘇拉,最嚴肅的聖徒,在這崇高的境界中,也不由得嫣然一笑。她的微笑仿佛教堂中躺著的古老騎士的雕像,他們的手交叉在胸前,他們的神情安詳,好像得到了上界的恩惠;莊嚴、充滿福祉的平和;嚴肅、溫柔美好的歡樂。這就是這一樂章的性格;但它也有極深沉的悲哀時刻,此時人就想起塵世的生活,而歡愉也轉變為激烈的衝動。」

 

第四樂章,很愜意(Sehr behaglich)

管弦樂伴奏,女高音獨唱歌曲《天堂的生活》,是全曲的中心,歌詞以小孩的視角描述天堂的生活,雖有稚嫩的快樂,也不乏野蠻與自私,反映了馬勒歷經坎坷生活仍未失去的天真。

樂章開頭以木管為主體,悠然取用前三個樂章的材料,然後是女高音獨唱,歌曲分為四節,其中二、三、四節都借用了第一樂章的材料,一曲唱畢,只留下豎琴與英國管,最後用低音提琴輕柔地作結。作曲家自己這樣描述末樂章的意境:「當人心中懷著崇敬和困惑,問道:『這究竟都是什麼意思?』一個孩子就會拿第四樂章來回答他:『這是天國的生活』。」(文/陳安駿)

線上試看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