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 1 43’20”
第一樂章 前奏曲 (有節制的快板) Vorspiel (Allegro moderato)
Disc 2 1:06’28”
第二樂章 柔板Adagio
第三樂章 終曲 (神采奕奕的快板 – 逐漸加速 – 急板)
Finale (Allegro energico – Stringendo poco a poco – Presto)
古典音樂史上,素有「四大小提琴協奏曲」的說法,它們分別出自貝多芬、孟德爾頌、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之手。然若論及「四大」之後,何人何曲堪當「第五」之名,那麼與這四首曲子同樣誕生於浪漫時期的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應該會是許多愛樂者與演奏家的首選。
布魯赫生存的時代,約與布拉姆斯和柴可夫斯基相仿,享壽逾八旬高齡的他,雖比後兩者都要長壽,並留下超過兩百部作品,但是現在仍然可在音樂會上聽到的,通常只有少數與小提琴相關的曲目,即是三首小提琴協奏曲中的第一號,以及《蘇格蘭幻想曲》,其中又以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最受歡迎。
該曲於一八六六年完成,同年四月二十四日由小提琴家柯靈斯略夫(Otto von Königslöw)擔任獨奏、布魯赫本人指揮首演。之後經姚阿幸幫助,進行了大幅修改,次年最終定稿,並於一八六八年一月五日再由姚阿幸於布萊梅首演,這便是今日我們所聽到的版本。
之後作曲家將本曲樂譜以低額總價出售給名出版商齊姆洛克(Simrock),不過他自己保留了一份複本。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布魯赫因為收不到自己許多作品的版稅,生活陷入困頓,他只好把自己的親筆稿寄給美國的雙鋼琴家舒特羅姐妹( Rose and Ottilie Sutro),希望她們能代為在美國銷售,好為自己增加一些收入。
此前,布魯赫曾於一九一二年為舒特羅姐妹寫過一首雙鋼琴與管弦樂團的協奏曲,但直到他於一九二○年十月過世為止,都沒有拿到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曲稿在美國販售的任何所得。原來舒特羅姐妹決定將手稿據為己有,但她們宣稱已將稿子拍賣,並寄給布魯赫的家人一些沒用的德國紙鈔,當然她們也從不肯透露關於買家的任何消息,一九四九年才真的偷偷將原稿賣給凱瑞夫人(Mary Flagler Cary ),現在該稿已與凱瑞夫人的其它收藏一起存放在紐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中。
身為依循傳統路線的音樂家,布魯赫筆下的這首名作同樣具備協奏曲「傳統」的標準架構:它有快、慢、快的三個樂章,第一樂章也依奏鳴曲快板曲式而作。不過在這樣的外表下,作曲家卻未必十分嚴格地依照既定的格式行之,而是加入了屬於他自己的巧思,包括三個樂章連續、不間斷地演奏,以及用第一樂章「導出」第二樂章的安排,在在都讓此曲出類拔萃,成為歷久不衰的經典之作。
第一樂章:前奏曲 (有節制的快板) 〈Vorspiel (Allegro moderato)〉,g小調
自由的奏鳴曲式,開場以木管與定音鼓奏出簡短的序奏,呈示部隨即由獨奏小提琴拉出的華彩樂段作為第一主題,這段主題從小提琴最低的G音開始,一路上升到高音部,還有許多重音,份量十足,相對於此,第二主題的旋律接著依對位法展開,顯得優美而富有情感。
兩個主題在發展部交融、競奏前進,將音樂帶入高潮。但在再現部中,作曲家沒有依例重複這兩個主題,而是直接回到開頭,再現兩段華彩風格的序奏,在樂團齊奏之後,經過第一部小提琴的低音,靜靜地接入第二樂章,呼應了布魯赫將第一樂章稱為「序奏」(vorspiel),以它導出下一個樂章的安排。
第二樂章:柔板〈Adagio〉,降E大調
第一小提琴不間斷地持續,承接前樂章帶來的降B音,弦樂和弦伴奏,襯著獨奏小提琴奏出旋律甜美的冥想式主題。
一般認為,這個如歌的第二樂章,即是全曲的核心所在,它包含三個主題,又以第二主題特別幽思綿綿,這三者自由地交替出現並交織在一起,樂章也逐漸以獨奏樂器一陣陣飛快掠過的琶音與優美的裝飾進入熱情的高潮。最後,終樂段將第二主題帶回原調,然後出其不意地褪去,歸於寂靜。
第三樂章:終曲 (神采奕奕的快板 – 逐漸加速 – 急板)
〈Finale (Allegro energico – Stringendo poco a poco – Presto)〉,G大調
最後一個樂章,先是有張力的序奏,引起聽者的期待。短暫的休止之後,管弦樂團交棒,獨奏小提琴精神十足地演奏第一主題,其中帶有大量雙音與四音和弦,好似結合了迴旋曲與奏鳴曲、以舒適的快速與活潑的節奏進行的舞蹈,待這一主題盡情發揮完畢,第二主題才改以悠揚寬闊的旋律接手。曲末,仍回到舞曲般的第一主題,使用它的素材,以加速、加強處理,直至急板,最終以兩個短而有力的強大和弦結束全曲。(文/陳安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