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1-119-01(圖)
1-119-01(圖)
No:1-119

第八號交響曲(英國)

德弗夏克 Dvořák
  • 語言:繁體中文版、簡體中文版
  • DVD片數:2
  • 狀態:現貨
線上試看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350

Disc 1  1:37’39”

第一樂章:有活力的快板 Allegro con brio

第二樂章:柔板 Adagio

 

 

Disc 2  56’07”

第三樂章:優雅的小快板 ― 十分活躍的 Allegretto grazioso ― Molto vivace

第四樂章:不太快的快板 Allegro ma non troppo

樂曲介紹

德弗夏克一生寫過共九首交響曲。其中,自《第五號》(1875)之後,幾乎每隔四、五年,就有一首交響曲新作問世。1880年代之後,他在音樂界的個人聲望逐漸鞏固,經濟狀態也穩定下來。與《第七號》(1885)相隔四年後,他又有創作新的交響曲的構想,於是1889年夏天,德弗夏克在他位於波希米亞郊外的鄉間別墅避暑之際,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以飛快的速度,一氣呵成寫完了各樂章的草稿,至於全曲的管弦樂編曲,則一直到十一月返回布拉格才完成。

                                                 

《第八號》完成後,隨即在隔年的1890年2月2日,由德弗夏克本人於布拉格親自指揮首演;其後,再隔一年,1891年6月15日,也就是在劍橋大學頒給德弗夏克榮譽博士學位的前一晚,德弗夏克在英國也親自指揮演出這首交響曲,將它作為感謝劍橋大學的回禮,這是《第八號》的第二次演出。

 

德弗夏克將《第八號》作為謝禮,回贈劍橋大學,足見他對這部作品的重視。此外,由於這首交響曲後來是在英國出版,因此有時亦被稱為《「英國」交響曲》,以有別於後來德弗夏克在美國所寫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

 

德弗夏克曾說過,這首《第八號》,「與先前所寫的其他交響曲全然不同,獨特的構想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獲得發揮」註1。倘若放在德弗夏克創作交響曲的整個歷程來看,他在寫《第八號》時,確實採取了前所未見的嶄新手法,無論在形式、民族風格、調性安排、乃至於他一向最擅長的旋律、配器等方面,皆展現出獨樹一格的音樂語言。作曲家來到創作成熟期的特色全貌,在《第八號》裡,一覽無遺。

 

形式的獨創性

 

表面上看來,《第八號》承襲著古典交響曲的四樂章傳統模式,並且,各樂章的形式大致仍以常見的奏鳴曲式(第一、二、四樂章)及三段體(第三樂章)為基礎,外觀看似保守,但實際上作曲家在其中的細部,卻做了許多不尋常的處理,與一般古典交響曲的習慣做法大不同,如:

 

第一樂章的導奏,速度不僅不是慢板,並且,在往後的呈示部裡再也沒出現過,但它卻在更後面的地方,作為揭示發展部及再現部的開頭,亦即,第一樂章的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這三大段落,德弗夏克都是用同樣一段音樂作為開始,這樣的設計,使得這段「導奏」的作用,形同這首交響曲的「標語」一般。而第一主題群,大致由三個略呈對比的小段落構成,本身即是個小規模的迴旋曲。第二樂章則採取比較自由運用的奏鳴曲式寫成,既沒有發展部,其呈示部也沒有結束句。來到第三樂章,與其認定依照慣例應該屬於詼諧曲,但其內容實質上更像是以優雅旋律表達斯拉夫情懷、帶著狂想曲風格的三拍子舞曲。第四樂章的結構,雖然乍看之下是帶有導奏的奏鳴曲式,但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呈示部第一主題群卻是不折不扣的變奏曲(對照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群,則是用迴旋曲來表現)。奏鳴曲的呈示部第一主題群採用變奏曲的例子相當少見,而且,用嘹亮的銅管當作開頭,帶出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的導奏,但接在後頭的,卻是由低音弦樂群所演奏的優美的變奏曲主題,這樣的銜接,兩者落差之大,不免令人意外。

 

可以說,德弗夏克在《第八號》裡所使用的奏鳴曲式並非按部就班、中規中矩,而是很自由的、大量做了變化的。儘管整體聽來,它的四個樂章彼此之間充滿對比性,但巧妙的是,除了終樂章一開始的導奏是以響亮的號角帶領之外,其實每個樂章的開頭,全都用弦樂群,優美的旋律讓人印象深刻。再者,將各樂章的主要動機加以放大檢視,將會發現:無論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群(由長笛吹奏宛如鳥鳴聲)、第二樂章的第一主題群a段及b段,這三者其實系出同源;其次,第二樂章最開頭的四個音,到了第三樂章,搖身一變,成了開頭A段的a小段的上行四個音。倘若進一步去仔細辨識終樂章的第一主題群(也就是變奏曲主題)輪廓,也令人拍案驚奇,原來它竟出自於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群。《第八號》裡每個樂章的動機,幾乎是環環相扣,在各個樂章,用不同的面貌不斷地出現,帶給這首交響曲一種隱伏其中、微妙的連結性,也讓各樂章之間具有很強的邏輯性。

 

轉調帶來明暗效果

 

作曲家不僅為《第八號》的結構細部做了別出心裁的設計,調性方面也偏離了傳統的轉調習慣。例如,第一樂章,大提琴主奏以g小調略帶悲歌性格的導奏開始,使得進入長笛吹奏呈示部第一主題群時的G大調,更顯豁然開朗;第二主題群則被安排在b小調上(依照慣例,本應轉到屬調的D大調,但卻轉到D大調的關係小調上),再從b小調合理地轉至B大調,進入結束句。在以G大調為主調的樂章裡,這樣的轉調鋪陳是相當大膽的做法,卻可在和聲上營造出突然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並且,再現部最後的尾聲,由於變化半音的緣故,使得位於G大調上即使歡慶氣氛卻非全然晴朗無雲,仍帶著一抹g小調的陰暗色調潛藏在其中。

 

民族風格的筆觸

 

身處浪漫時期的國民樂派作曲家在寫交響曲時,自然而然會將他們對於國家民族的熱愛,化為本土的素材融入到創作裡,以致於音樂當中自然流露出民族性格,因而有別於中西歐古典樂派風格。民族性格的表現可能來自於調式音階、曲調或節奏的運用等,所以,即使是沒有標題的交響曲,毋須文字說明,所引用的民族素材本身,就已自然展現出一種不屬於中西歐的民族特色。

 

《第八號》即是如此,自第一樂章開宗明義的大提琴低迴的三個樂句所帶出簡短的導奏,以邈遠卻深情的敘事風格,帶出如史詩般壯闊的氣度;慢板的第二樂章同樣以抒情的弦樂群開始,在靜態的第一主題群之後,在撥弦伴奏下,出其不意由木管引出一段舞曲,不久後即由獨奏小提琴拉奏一段明亮的旋律,彷彿呼喚著春天已來到波希米亞的草原上;到第三樂章,作曲家雖未明確指稱這是首舞曲,但它由弦樂群以弱起拍帶出調式色彩濃烈的旋律,加上生動的節奏律動,以及無法不被它撩撥心緒的迷人滑音,可說比起斯拉夫舞曲還更斯拉夫舞曲;「德弗夏克既已在第三樂章奉上強烈又怡人的民族情調,在終樂章這裡的捷克民族色彩就更加地大鳴大放」註2,一開頭由嘹亮的小號吹出的導奏,「在波希米亞可不是戰爭的號令,它就是呼喚一起來跳舞!」註3如此一來,由大提琴主奏的第一主題群,從抒情的變奏曲主題出發,一路提升,終於以節慶般的狂歡氣氛結束全曲,也就顯得合情合理。

 

節拍變化豐富

在《第八號》這裡,德弗夏克一貫地在節拍運用上變化多且豐富。舉例而言,第三樂章位在大調上的B段,伴奏樂器們彼此間的交叉節奏運用,甚為精采,其中特別是第三個c段,改以弦樂群表現時(線條),反而比起原本由木管吹奏(點狀)的旋律更顯貼切,再加上,在整個B段一直作為陪襯的定音鼓,暗地裡發揮作用,將一波波洶湧的熱情幾乎撐到極限,配器效果極佳;而尾聲,實則來自於B段的變形,但節拍從三拍子轉成二拍子,速度也轉為加快兩倍的甚快板,使得情緒、性格也隨之轉變,讓這個溫雅開始的樂章,最後以「裝可愛」的表情作為結束。

 

情緒鋪陳騁其千迴百折

《第八號》當中不乏動聽的旋律,更值得注意的另一方面就是,作曲家如何將這些各自優美的旋律連接在一起,讓整部作品的情緒,能緊緊抓住人心隨之起伏。如第二樂章,進入再現部時的聲響,彷若整個爆炸開來似的,和呈示部剛開頭那含蓄的樣貌,反差極大。又如:第四樂章再現部,變奏曲的主題已經很輕、很慢,但第一至第三變奏卻越發顯得越來越弱,在一片睡意濃厚之際,只有行至第四變奏時,這才彷彿突然醒轉,和前面的音樂表情形成極端強烈的對比,自此開始,一路「衝向終點」,不過,更精采之處特別在於尾聲的地方,一度試圖力挽這股猛然向前衝的態勢,但終究拉不住那強勁力道之所趨,仍是以華麗又燦爛的氣勢結束,即使如此,那個刻意營造使勁「拉回」的效果,別具新意,扣人心弦。

 

 

從帶著歷史感的第一樂章,來到描繪大自然的、寫景的第二樂章,經過生動的舞曲性格的第三樂章,最終以帶著節慶氣息的、歡樂的第四樂章落幕,亦即,從歷史、大自然到人間,德弗夏克筆下的《第八號交響曲》,展現了各個不同面向的斯拉夫風情,即使並未真有明確標題,卻是一首具有交響詩內涵的交響曲。這首帶有濃厚波希米亞民族色彩的作品,扎扎實實地建立在古典交響曲傳統基礎上,卻也擺脫了海頓、莫札特至貝多芬以降的交響曲概念的「緊箍咒」,以其自身證明了,在《第九號》光芒掩映下,它也是一首形式與內容內外兼備的優秀作品。(文/殷于涵)

 

 

註1. M. Steinberg, The Symphony: A Listener’s Guide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45.

註2. 同註1, 147.

註3. P. Laki (2010). Symphony No. 8 in G major, Op. 88. Program note originally written for the following performance: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Iván Fischer, conductor/Mischa Maisky, cello, plays Tchaikovsky Jan. 28 - 30, 2010. Retrieved from http://www.kennedy-center.org/calendar/?fuseaction=composition&composition_id=2083 (本篇解說的作者引述,指揮家庫貝利克曾在某次排練《第八號》終樂章開頭時,特別提到,由小號吹奏的號角音型,對於波希米亞的人民來說,並非象徵著開戰,而是號召眾人齊來跳舞)

線上試看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