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 1 57’30”
第一段(A):愛情
第二段(B):三載同窗
第三段(C):長亭惜別
Disc2 1:02’47”
第四段(D):抗婚
第五段(E):樓台會
第六段(F):哭靈投墳
第七段(A):化蝶
中國民族與西方交響的完美交融
提起最廣為人知、最常被演出,且最能代表中國傳統音樂站在西方交響舞臺上的作品,莫非《梁祝》小提琴協奏曲莫屬,這首以西方作曲手法乘載中國民族精神的交響曲,是時代發展下的產物,也是至今傳唱不朽的經典,曾有人這麼讚揚道:「哪裡有太陽,哪裡就有中國人;哪裡有中國人,哪裡就有《梁祝》!」而這部屹立於時間洪流中的巨作,乃是當時尚就讀上海音樂院的熱血青年:何占豪與陳鋼的集體創作。
始於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
1958年,中國共產黨推行「大躍進」運動,當時還是音樂院學生的何占豪,常和同學組隊下鄉演奏,這段經歷讓他們深感西樂及小提琴無法引起百姓之共鳴,因此便與丁芷若、俞麗拿等人組成「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透過改編中國樂曲或創作具民族風格的作品,使民眾對小提琴生出親近之感。而這樣的探索過程,可說為後來的《梁祝》奠下了極重要的發展基礎,何占豪在校時也曾以越劇《梁祝》為靈感,創作了一首弦樂四重奏小品。
截長補短的集體創作
為迎接中國十周年國慶,上海音樂院積極籌辦慶祝音樂會,這時實驗小組成員將《全民皆兵》、《大煉鋼鐵》及《梁祝》三部作品送審,可以明顯看出,前兩部乃是符合當時勞動氛圍,政治理念正確的作品,反倒是《梁祝》的湊數意味濃厚,但最後黨委書記孟波大筆一揮,勾選了《梁祝》,並推薦作曲系學生陳鋼參與創作。陳鋼曾赴匈牙利學習鋼琴和作曲,擁有紮實的西方音樂訓練基底,其與深諳戲曲底蘊的何占豪合作,將可互補不足,發揮各長。或許孟波也沒想過自己的慧眼,會成就一樁中國近代音樂史上的一頁傳奇。
從首演、禁演到傳唱世界
1959年,《梁祝》先在音樂院內舉行試演,由何占豪擔任小提琴獨奏,陳鋼以鋼琴伴奏,音樂到祝英台投墳殉情便嘎然而止,讓人彷彿胸中梗了一口氣,幾經討論後,得出再加入化蝶的段落,以表達昇華的愛情與中國人的情操。
修改過後的版本,於幾週後在上海蘭心大戲院正式對外首演,由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樊承武指揮上海音樂院管弦樂團協演,何占豪亦是樂團的成員之一。而這些音樂院學生的一奏,便奏響了《梁祝》近五年的風光歲月,所到之處無不激盪出民眾的感懷,然1964年《梁祝》卻因文革的封建思想,遭受禁演的命運,直1970年代才重新被世人所聽見。此後,《梁祝》被改編成各種樂器的版本,成為中國樂曲的代表,傳唱世界。
融合西方交響與中國故事的《梁祝》
《梁祝》是一曲從中國古典民間故事出發,卻有著西方交響樂和創作技法為肌理的實驗性作品,首重故事情節與情感,因此雖以協奏曲形式寫成,有著類似奏鳴曲的架構,但卻不是典型的奏鳴曲樂章,毋寧說是帶有清楚敘事內容的標題音樂更為恰當。
全曲可分成「相愛」、「抗婚」、「化蝶」三大段,而第一大段又可分為「愛情」、「三載同窗」、「長亭惜別,十八相送」三小段;第二大段可分為「抗婚」、「樓台會」、「哭靈投墳」三小段,第三大段的「化蝶」則是以「愛情」主題寫成。其中最為著名的愛情主題,即小提琴獨奏的四個下行音型,乃源自越劇尹派創始人:尹桂芳唱腔中的一句「啊!妹妹啊!」吟腔。
因曲中許多旋律的靈感來自於中國民間戲曲,弦樂常需要運用許多特殊技巧,模仿中國戲曲唱腔及樂器的音調及特性,例如獨奏小提琴用滑音模仿越劇唱腔;提琴也援引古箏的八度跳奏及琵琶的掃弦等技法,展現中國傳統風味,也成為西樂民族化的一大成功試驗。(文/楊為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