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

關閉
1-113-01(圖)
1-113-01(圖)
No:1-113

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

莫札特 Mozart
  • 語言:繁體中文版、簡體中文版
  • DVD片數:2
  • 狀態:現貨
線上試看
閱讀更多
贊助價 NT$350

Disc 1  1:09’38”

第一樂章:快板 Allegro

 

 

Disc 2   1:07’14”

第二樂章: 行板 Andante

第三樂章:很活潑的快板 Allegro vivace assai

樂曲介紹

1781年,莫札特不顧父親的反對,離開薩爾茲堡,移居維也納尋求獨立發展。剛開始在維也納的頭幾年,的確也有不錯的成績,除了歌劇《後宮誘逃》廣受歡迎,屢獲上演,身兼作曲家及鋼琴家的他,亦經常舉辦音樂會,發表最新創作的曲目。他在維也納時期(1781-91)所創作的十七首鋼琴協奏曲,幾乎多是由他本人親自擔綱主奏,可以說,這些作品見證了他在維也納盛極而衰的演奏生涯:1782-83年,三首;1784年,六首;1785年和1786年,各有三首;1788年和1791年,各一首。在事業巔峰活躍又繁忙的那幾年裡,有時甚至才寫完的隔天馬上就登台舉行首演。鋼琴協奏曲的「年產量」,形同莫札特在維也納經營鋼琴家事業的人氣消長的指標。

 

雖然1784-85的這兩年,莫札特並未創作任何交響曲,但在這段時期所寫的鋼琴協奏曲,無論形式、內容、編制及音響效果,皆顯現交響化的傾向,換言之,莫札特將他寫交響曲的宏觀視野,移植到寫作鋼琴協奏曲上,尤其1785年的K 466《第20號》、K 467《第21號》、K 482《第22號》三首,將鋼琴協奏曲類型的發展,帶到了前所未見的高峰。

 

《第20號》和《第21號》兩首的創作間隔非常接近。繼《第20號》首演(1785年2月11日)僅僅一個月之後,莫札特再度為自己的下一場音樂會,迅速創作了《第21號》。和前一曲同樣地,也在作品完成的隔天,隨即舉行首演(3月10日)。以d小調寫成的《第20號》裡,瀰漫著感傷的情緒,但無從得知此時的莫札特心情究竟為何如此憂懼?然而,與《第20號》才相隔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的心境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彷彿像要沖淡上一首令人窒息的低沉抑鬱一般,刻意以相同的管弦樂編制卻另以廣闊明朗的C大調寫下《第21號》。這兩部鋼琴協奏曲「是莫札特晚年所寫之令人玩味、對比鮮明的幾組同類型成對作品的首例。就像以某個靈感創作出成對作品裡的第一曲,同時,也帶出另一個對比的構想,他在完成第一曲之後很快地再寫出了另一曲,屬於同類型卻是截然不同的情懷。其他像這樣成對的作品顯著的例子還有弦樂五重奏K 515和K 516、交響曲第40號和第41號,以及鋼琴協奏曲K 488和K 491。」註1

 

整體而言,K 467的佈局依循著協奏曲形式傳統的寫法,亦即:奏鳴曲式的第一樂章,進行曲風格具有典型莫札特式的節慶氣息;慢板第二樂章,抒情如詩、如詠歎調、亦宛如小夜曲般;精神充沛的第三樂章,歡樂的氣氛十足是莫札特在詼諧歌劇裡一向的滑稽況味──各樂章之間形成了良好的對比。「(莫札特)整合音色、調性、和聲、旋律和節奏的獨特性,使他遠遠凌駕於…同輩之上」註2光是開宗明義的第一樂章Tutti呈示部第一主題群,就讓人見識到,簡潔的主要動機,由弦樂群以力度「弱」(p)低聲齊奏進行曲的節奏開始,僅以簡單的分解和弦音型在主和弦與屬和弦上各演奏一次之後,隨即由管樂群奏出應答的句子──只用八個小節已做出弦樂-管樂的音色對比;接著,全體奏(tutti)以力度「強」(f)進來,此時,主要動機落到了低音樂器(大提琴、低音管),在它上頭的是由長笛、小提琴等高音樂器(輔以法國號和小號)另起一個新的旋律,與它形成對位。樂曲進行至此,不過是短短二十個小節的時間,如此短暫的片刻,即已展露不同的音響質地的層次。第二樂章,無小號和定音鼓聲部,由裝上弱音器的弦樂群還有低音弦樂的撥弦作為伴奏,寬廣抒情的主題旋律飄浮其上,形成優美如詩的意象,儘管如此,卻非乍聽之下那樣地平靜無波,因為作為背景烘托的三連音,在這個樂章裡,幾乎自始至終如影隨形,表面上看似超然,實際上卻是隱伏不安的脈動。第三樂章,以眾多閃爍的短小片段拼湊起來,躁動歡騰,更強化其迴旋曲的性格。作曲家在這裡特別強調樂隊(或者樂器群)和鋼琴獨奏之間的交替、對話,例如:呈示部,在銜接第二主題群之前,弦樂、木管與鋼琴之間的三方對話;再現部,第二次a段,鋼琴與樂隊的對話,接著,則是最為引人注目的結合了動機發展(運用第一主題群帶有裝飾音的動機),由鋼琴左手彈奏八度音型,和木管(由雙簧管與低音管代表)進行一長段熱烈的交替。這些「似乎宣告自此以後鋼琴和樂隊將是平等伙伴。的確,這些協奏曲與以前的類型相比,:…它們更具交響性,鋼琴和樂隊的對話體現為同等重要的對立元素,……以前,樂隊的支持只是躲在他人屋簷下的低眉應答;而今,成了一種交響性的合奏,其中每個成員都熱切地參與爭論。」註3

 

遵守協奏曲形式佈局的同時,無論大範圍或者細部,《第21號》均能兼顧層次變化之美。音樂進行時的起承轉合,鋪陳更顯細膩,如第一樂章在e小調上開啟的發展部,莫札特刻意將它分成五個階段:一、頻頻追問卻無解的口吻,如同《第20號》再現部回到小調上黯然的第二主題群;二、長笛吹奏嘆息音型,句中的休止符表達的語氣猶如哽咽一般;三、木管和鋼琴齊奏,表現彷彿一再追尋、忽遠忽近卻始終遍尋不著的惶惶不安,到了第四,終於穩住,不疾不徐、慢慢凝聚之後,逐步爬升到最高音(降E音),旋即帶入第五,此時音樂逐漸透出光亮,順勢導回C大調的再現部。又如第二樂章,在鋼琴獨奏尚未出現前,由樂隊帶出的A段,短短不過十幾小節的時間,在一派柔美的氛圍裡,卻也隱含著無比細緻的情感轉換:一、開頭兩句,甜美而溫柔;二、接下來的兩句,音樂大跳(由高至低跨18度之遙)加上力度的強/弱對比,造成突如其來的錯愕感;三、後轉為小調,帶有一股說不出的悲傷;接在這短暫又突兀的偏離之後,又再回到大調上。莫札特的音樂引人入勝之處,往往就在於這不知不覺暗自運作的情感轉換。那些霎時轉入小調的片刻,如第一樂章solo呈示部第一主題群將銜接第二主題群處(g小調)、以及前述的發展部還有第二樂章B段(d小調),在C大調一片晴朗開闊的光明之中,投下了陰影,那無以言喻的神秘與哀傷,雖然短暫卻格外深刻,很難讓人不注意到,或許就在此際,道破作曲家在意氣風發看似前途大好的背後,不輕易流露的辛酸。(文/殷于涵)

 

 

註1. M. T. Roeder, A History of the Concerto (OR: Amadeus Press, 1994), 160.

註2. F. Blume, Classic and Romantic Music, trans. by M. D. H. Norton (NY: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70), 79.

註3. P. H. Lang, Music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NY: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97), 650.

線上試看

Facebook Line YouTube 回到頂部